以下是含有泌尿外科的搜寻结果,共89笔
「金门女儿」李能缘虽长期旅台仍心繫家乡医疗需求,已连续8年捐赠金门医院医疗器材,总价值逾千万;今(5)日再度捐赠1部造价约新台币140万元的「全无线尿路动力检查仪」,以具体行动提升地区医疗照护品质,用爱与关怀守护乡亲的健康。
因为好奇心作祟,差点害了自己!大陆一名14岁少年因为一时好奇,将38颗「水宝宝」塞进尿道,2天后吸水膨胀撑满膀胱,武汉儿童医院专家连夜紧急手术,少年最终脱险。
大陆有一名王姓男子近日透露在日本大阪旅行时,搭乘云霄飞车后于厕所排出一颗小石头,自称「症状全没了」。该帖一出立刻在网路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甚至戏称未来医生可能开药方写「每日搭云霄飞车排石」。究竟是否可能?对此医师提醒,这类状况属极低机率,并非一般人可模仿的方式,甚至有可能引发风险。
「不是每一颗结石都会叫出来,越安静的,反而越致命。」医师曲元正指出,肾结石掉入输尿管常会引发剧烈绞痛,但也有些情况会让人没有痛感,等发现时可能已受到不可逆的损伤,65岁以上长者、糖尿病患者、曾动过肾臟手术、平时水分摄取少与常憋尿等7类人,是最容易遇上「沉默型输尿管结石」,建议定期检查。
新竹40岁的郭姓男子,日前深夜从外院转诊到东元综合医院急诊,到院后郭男扶着下身表情痛苦,弯曲身体无法站立,经医疗人员检伤问诊后,原来是夫妻适逢结婚纪念日想好好「大战一场」庆祝,孰料床战过猛,竟不慎阴茎断裂,疼痛难耐,所幸经泌尿外科医师戴顺庆深夜紧急执行修復手术才得以挽救雄风,术后追踪性功能已能大鹏展翅。
热死了!全球暖化的高温不只频传热中暑、热衰竭事件,医界研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35、36度环境下,每天暴露2小时长达56天的话,睪丸将缩水30至40%,且多数不可逆,恐造成男性生殖系统全面当机!
振兴医院将正式启用第一台「达文西单孔手术系统」,由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以个人名义捐赠,有别过去多孔机械手臂,仍有3至5个伤口,单孔只需一个切口就能完成,还能达到几乎无疤痕。振兴医院也将成立「创新医疗中心」,推动精准医疗、个人化治疗及智慧医疗发展。
很多女生爱美,怕自己有萝卜腿,觉得不好看。不过,林口长庚医院泌尿外科医师侯镇邦表示,有萝卜腿才是好腿,他在开刀前,一定要特别看病人的小腿,若有萝卜腿,代表肌肉结实,不只手术成功率高、恢復也快,平时走路也更稳,年纪大了自理能力相对高,比较不会失能。
频繁夜尿损害睡眠品质,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医师曲元正指出,每晚夜尿2次以上,就等于是身体代谢与老化的「临床黄灯」,需要进一步接受泌尿系统评估,长期夜尿与心血管疾病、情绪障碍、生活品质下降有明确相关性,更是慢性病「悄悄恶化」的早期讯号。
摄护腺癌是台湾男性排名第三的癌症,但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往往因为摄护腺肥大而意外发现。医师指出,临床上多达1/3摄护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远端转移,尤其以骨转移最常见,常伴随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椎压迫、恶性高血钙症等併发症,对身心带来严峻考验。
摄护腺癌是台湾男性排名第三的癌症,每年有近万人被诊断,但由于没有症状,高达1/3患者发现时已经转移,尤其以骨转移最常见。68岁李先生因骨盆疼痛就医,痛到无法行走,意外发现罹患摄护腺癌且已经骨转移,心情顿时陷入忧郁,经过1年多整合性治疗,不仅病情控制稳定,还重拾行动能力,如今可以和家人开心出游。
中正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联同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国立成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及嘉义基督教医院泌尿外科组成跨校研究团队,歷时6年研究,发现常见的抗过敏药物「佩你安」可抗膀胱癌,其机制是提升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辨识与攻击力,启动自然杀手细胞来抑制肿瘤生长。
臺北荣民总医院院长陈威明,享有「医界最佳CEO」的美名,日前以「唯变不变」为题,分享从医理念。他常鼓励医者要创新,不要抹杀年轻人的创意。多年前他为保住骨肉癌病童的腿,发挥创意移植了成人的上臂骨,打造出「长短脚怪物」,却也让孩子顺利长大,更从医学院毕业。创新能改变一个病人的一生,这是外科医师最快乐的事。
南投1位40多岁林姓男子近期因反覆出现尿急、漏尿与排尿不乾净的困扰影响日常生活与睡眠,至彰基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求诊,发现是与他罹患多年的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膀胱功能异常,医师依重症肌无力疾病特性选药,协助林男摆脱如厕困扰。
为提升医疗品质与手术水准,台大医院云林分院去年12月引进「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系统」,排名全台第80台,却是云林县的第一台,自今年(2025年)1月启用以来至本月初,已完成累计60例手术,涵盖妇产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一般外科。
彰化1名装潢工人昨(9)日下午施工时,因操作圆盘切割器不慎,造成其右大腿内侧及生殖器遭切割伤,睪丸也发生外露情形,该名男子意识清楚,被送往彰基医院治疗,紧急进开刀房进行输精管以及相对应血管重建手术,彰基表示,男子生命徵象稳定,是否影响生育功能仍需观察。
多喝水有助预防结石形成,但如果喝水方式错误,肾结石还是会找上门。医师曲元正指出,有上班族不能理解,自己日饮2公升以上的水,为何还是长了肾结石,但其实预防的关键不是看喝水总量,而是在于水分摄取的频率与均衡程度,如果是一次性大量饮水,肾臟会快速排出多余水分,尿液短暂稀释后又回到浓缩状态,就容易造成结石,应少量多次补充,并小口慢喝,也不要等口渴才喝水,更别一次猛灌。
台中61岁妇人拥有5颗肾臟,她因肾衰竭3度换肾,先是母亲捐肾,后又受到大爱器捐,今年3月再度面临肾衰竭,其曾经罹癌的丈夫不舍妻子受苦捐肾;医疗团队表示,夫妻俩不同血型,加上腹部都曾手术都有沾粘…,手术困难重重,经评估在4月间以达文西手臂完成摘肾与不同血型活体肾移植手术。夫妻俩5日同时现身,丈夫张先生说,希望和妻子可以一起环游世界。
新冠疫情升温,疾管署推估高峰就诊人数恐达到20万人,由于病毒不断变异,中正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医学大学及嘉义基督教医院组成跨校团队投入研究开发,证实金银花天然小分子「MIR2911」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有显着抑制作用。团队还开发出创新的「运送系统」,让MIR2911更容易进入细胞,有望成天然抗病毒疗法新契机。
国内新冠疫情再度升温,预估6月将进入高峰期,根据由中正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医学大学及嘉义基督教医院组成的台湾跨校研究团队,最新研究不但证实金银花中的天然小分子「MIR2911」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有如病毒的「绊脚石」,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运送系统」,让MIR2911更容易进入细胞,发挥抗病毒效能,研究可望成为天然抗病毒疗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