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紫斑症的搜寻结果,共05

  • 女国中生染新冠 突发全身血栓病危进加护

    女国中生染新冠 突发全身血栓病危进加护

    近日新冠疫情升温,台中1名国中女生因咳嗽、发烧就医确诊感染新冠病毒,5天前因心跳变快合併呕吐挂急诊,未料治疗2天前突出现全身血栓,医院更开出病危通知,经转诊到医学中心收治到加护病房,病情才控制住。

  • 26年第5例 女童确诊出血性大肠杆菌

    26年第5例 女童确诊出血性大肠杆菌

     国内出现今年首例,也是26年来第5例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个案,为南部未满10岁女童。疾病管制署20日表示,个案于3月8日出现高烧、间歇性腹痛、血便、活动力下降等症状,至急诊就医后10天,检验确诊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目前住院治疗中。疾管署紧急与农业部、食药署及地方政府展开疫情调查并讨论防治策略。

  • 3年首例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 未满10岁女童曾喝私人加工羊乳

    3年首例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 未满10岁女童曾喝私人加工羊乳

    国内出现今(2025)年首例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个案,为南部未满10岁女童,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个案于3月8日出现高烧、间歇性腹痛、血便、活动力下降等症状,至急诊就医后收治住院并通报,于3月18日检验确诊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目前仍住院治疗中。疾管署已邀集农业部、食药署及地方政府就疫情调查、防治策略及因应作为讨论。

  • 守护免疫病友 赖寧生推长期追踪系统

    守护免疫病友 赖寧生推长期追踪系统

     儿时亲身经歷免疫病友家庭的艰辛,长大后立志投入免疫风溼科,他是大林慈济医院院长赖寧生,也是第一位投身云嘉地区的免疫风溼专科医师。在民国70、80年代,免疫医学还是相当年轻的科门,投入的人非常少,而最近30年来,分子医学快速发展,免疫治疗方式日新月异,得以让病友及家庭走出痛苦。

  •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时,病患出血风险将随之增加。长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教授曾庆平研究团队发现,存在于人类血小板中的Disabled-2 (Dab2)分子可调控血小板低下症病患的出血风险,具有开发为新的出血风险评估生物标志与作为降低出血药物标的之潜力,有望提供新的检验与治疗方式。研究成果获国际顶尖期刊肯定,已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