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致病基因的搜寻结果,共12笔
澎湃新闻12日报导,大陆上海復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12日透露,近日该院舒易来教授团队与韩国首尔大学医院Sangsu Bae、Sang-Yeon Lee教授团队展开国际合作,双方于5日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PAM-flexible adenine base editing rescues hearing loss in a humanized MPZL2 mouse model harboring an East Asian founder mutation〉(〈PAM灵活的腺嘌呤碱基编辑技术恢復携带东亚始祖突变的人源化MPZL2小鼠模型的听力损失〉)的研究论文。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是一种罕见疾病,会导致血管出现血栓、多重器官受衰竭甚至死亡。aHUS发病急又快,健保署今年2月起,新增给付长效型补体抑制剂,然而罕病认定、健保用药事前审查平均需等待1~3个月,台湾儿童肾臟医学会呼吁,简化用药申请程序,让患者及时用上救命药。
台湾医疗科技展8日闭幕,今年AI跃为主秀,数位医疗产品、医疗管理解决方案逐步落地,医院、科技厂喜迎订单和跨国合作案,预期将助力医疗产业打进国际竞技场。
台湾医疗科技展5日至8日在台北市南港展览馆1馆登场,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参展主题为「精准医疗全龄健康.中西合疗生命之光」,预计在开幕当天发表净斯本草系列新产品及中西医精准医疗成果,展览期间也会联合临床医师与各领域专家举办25场专业讲座,并提供免费中医耳穴检测及气场仪、脉诊仪、手诊仪检测等,跟AR、VR等智能应用体验。
亚太雅得方斯基因有限公司(Advanced Genomics APAC)宣布与康百事生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Compass Bioinformatics Inc.)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拓展次世代定序(NGS)技术在罕见疾病及癌症检测领域的应用,共同拓展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纽澳地区的市场。
2024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出炉,美国2位科学家发现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因而得奖。国内学者指出,microRNA的发现颠覆传统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替疾病治疗开创全新道路,多项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皆在持续开发相关药物。台湾的渐冻症治疗与药物研究也是奠定在此发现。
2017年年底,一个世界级成果: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复制)猴,在中国大陆诞生。相关论文随后于2018年1月2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这一消息当时就引爆了整个学术圈和科研界。
一般人类的大脑表面会有许多称为「脑迴」皱褶,与高阶认知功能发展息息相关,但有少数患有「平脑症」的人则没有皱褶,恐严重影响幼儿发育,全台约有300例病例,高雄长庚阳明交大研究合作,继2020年之后,再次发现造成平脑症的基因NDEL1,登上今年1月神经科学重量级期刊「神经病理期刊(Acta Neuropathologica)」,有机会让人类进一步对大脑有深入了解。
2024年北美生物科技大展( US BIO)3日至6日在圣地牙哥登场!生技中心(DCB)今年扩大规模推出5大技术平台与7项创新技术参展,董事长涂醒哲表示,将强力推动台湾生技产业与国际接轨,链结全球生医产业价值链,争取疫后商机和国际授权。
全球最具规模、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生技盛会-2024年北美生物科技大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以下简称US BIO),于6/3~6/6在美国南加州圣地牙哥隆重登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生技中心,DCB),由涂醒哲董事长亲自领军中心多位高阶主管参展,强力推动台湾生技产业与国际接轨,带领台湾生医厂商、新创公司,前进全球生技产业最蓬勃发展的北美市场,链结全球生医产业价值链,争取疫后快速发展的生技产业商机。
国内少子化问题未解,各县市纷纷祭出生育津贴等奖励措施,盼刺激低迷的生育率。根据妇产科医师观察,如果家中已有2个同样性别的小孩,大都希望第三胎是不同性别。台湾生殖医学会呼吁,站在家庭性别平衡的立场,应有条件开放「性别筛选」,提供更多生育的可能性,可望成为少子化解方之一。
癌症治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可望部分纳健保,中央健保署长石崇良对审议结果抱持乐观态度,最快明年第2季上路,年轻病友协会今天公布QA懒人包一次看,提供病友谘询医师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