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邱政洵的搜寻结果,共30

  • 儿科点值1点1元 专家:应放宽至18岁

    儿科点值1点1元 专家:应放宽至18岁

     为解决儿科人力流失问题,卫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亿元「儿科小总额」,保障0至6岁儿童医疗健保点值1点1元。专家指出,儿科医师至少6成流向基层,建议儿科小总额未来可思考放宽至18岁,毕竟青少年同样重要;卫福部表示,将视实施成效滚动式调整。医改会则强调,只靠砸钱无法解决儿科的结构性问题,应全盘评估、重新分工儿童医疗圈。

  • 儿科医7成留不住!卫福部揭249亿解方

    儿科医7成留不住!卫福部揭249亿解方

    为解决儿科医师招募困难,卫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亿元保障儿科点值,0~6岁儿童医疗健保点值保证1点1元。儿童感染专家指出,儿科医师训练完,约6至7成流向基层,仅3至4成留在医院,儿科小总额是好的措施,但只保障到6岁可能不够,未来应思考是否放宽到18岁。

  • 22岁女血便不止丢工作 长庚分析肠道菌丛基因揪元凶

    22岁女血便不止丢工作 长庚分析肠道菌丛基因揪元凶

    一名22岁女性罹溃疡性结肠炎,饱受剧烈腹痛、腹泻、血便困扰,使用多种药物皆无效,被迫留职停薪,困在家中,生活陷入低谷。长庚医院团队起初怀疑合併「困难梭菌」感染,但检验均呈阴性,透过先进质谱仪技术,比对超过9000笔蛋白质图谱,发现真正致病元凶是「无毒梭菌」,经抗生素治疗,肠黏膜完全癒合、症状不再復发,患者也顺利重返职场。

  • 开学季将至肺链威胁跟着来

    开学季将至肺链威胁跟着来

     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校园群聚活动容易提升幼童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儿童感染专家指出,除了流感、新冠、RSV病毒,肺炎链球菌也是重大威胁之一,尤其「血清型3」常造成突破性感染,好发于2至7岁幼童,突破性感染机率逾8成,恐增重症死亡风险,呼吁家长把握出生后6个月关键期,追加接种肺链疫苗。

  • 今年秋冬 恐2流感病毒共舞

    今年秋冬 恐2流感病毒共舞

     今年秋冬流感恐出现2病毒「共舞」!感染科权威医师黄立民表示,流感病毒每3年就会「换季」,这次横跨至整个夏季的H1N1,已满3年,最可怕的H3N2在今年秋冬恐跃升新主流,加上H1N1,2病毒双重流行。他忧心,H3N2一向「杀伤力最强」,估计造成150万名重症病例,提醒民眾,今年秋冬一定要接种流感疫苗。

  • 秋冬流感高峰恐现双病毒夹击 感染科权威:杀伤力强

    秋冬流感高峰恐现双病毒夹击 感染科权威:杀伤力强

    今年秋冬流感恐出现两病毒「共舞」!感染科权威医师黄立民表示,通常流感病毒流行三年后就会「换季」,这次横跨至整个夏季的H1N1,已满三年,最可怕的H3N2在今年秋冬恐跃升新主流,与H1N1两病毒株双重流行。他直言,H3N2一向杀伤力最强,确诊併发重症人数比是1.5,也就是流行季会有150万个重症,相较H1N1是1.3,「杀伤力差很多」,提醒民眾,今年秋冬一定要接种流感疫苗。

  • 8岁童染噬肉菌 发病2天休克

    8岁童染噬肉菌 发病2天休克

     国内1名8、9岁的学童,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症状,2天后血压下降,出现毒性休克症候群,全身还起了疹子,原来他感染的是A型链球菌,俗称「噬肉菌」、「食人菌」。感染科专家提醒,轻度A型链球菌的表现是发烧、喉咙痛、出疹等,严重则会休克、死亡。近期社区已在流行,若观察到小朋友活动力下降、血压变化,就应赶紧就医。

  • 8岁童染「噬肉菌」休克 医示警:已在社区流行

    8岁童染「噬肉菌」休克 医示警:已在社区流行

    国内1名8、9岁的学童,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症状,2天后血压下降,出现毒性休克症候群,全身还起了疹子,原来他感染的是A型链球菌,俗称「噬肉菌」、「食人菌」。感染科专家提醒,轻度A型链球菌的表现是发烧、喉咙痛、出疹等,严重则会休克、死亡。近期1个门诊就能看见2~3个猩红热患者,近期又有1例休克个案,显示这在社区中已在流行。若观察到小朋友活动力下降、血压变化,就应赶紧就医。

  • 长庚与美加大圣地牙哥分校合作 扩展国际医学研究

    长庚与美加大圣地牙哥分校合作 扩展国际医学研究

    长庚医疗财团法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及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在5月17日开会,宣布将共同合作,加强彼此间的人才培育及研究计画。林口长庚医院院长陈建宗表示,这项合作不只将在重要科学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更重要的是将能把这些跨国际的创新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提升病人的治疗及照护品质。

  • 血液肿瘤患者染肺炎链球菌风险高50倍 疾管署扩大公费疫苗接种对象

    血液肿瘤患者染肺炎链球菌风险高50倍 疾管署扩大公费疫苗接种对象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不仅会影响性命,也会对身体各器官带来长期负面影响,有3成患者会在10年内死亡。疾管署今年3月10日公布扩大公费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对象,纳入19到64岁六大风险族群,其中包括1年内曾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医师指出,这群人罹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风险是一般人的50倍,呼吁尽快接种疫苗。

  • 儿童防疫创意画作巡迴展 新光医院携手「防疫特攻队」登场

    儿童防疫创意画作巡迴展 新光医院携手「防疫特攻队」登场

    台湾儿童感染症医学会长期关注儿童健康议题,积极推广防疫教育,去年秋冬疫情高风险之际,携手国语日报联合举办「秋冬病毒防疫特攻队创意竞赛」,吸引将近1万5000位学童参赛,从中遴选出20位优秀学童组成「防疫特攻队」,他们将自身的防疫理念转化为创意画作,于全台巡迴展览。北市首站来到新光医院,设立双展区,于B1大厅及小儿科候诊区展出,诚挚邀请民眾前往观赏,一同走进孩子们画笔下的防疫世界,感受他们对健康与防疫的创意诠释。

  • 疫后免疫疾病增3倍「小五童中镖」 医疗院所人满为患

    疫后免疫疾病增3倍「小五童中镖」 医疗院所人满为患

    新冠疫情至今还在影响世界!根据国内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确诊新冠后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的人数激增3倍,其中拥有「不死癌症」封号的红斑性狼疮就达2.99倍,一位无家族史的小五女童在确诊后才爆发疾病。另外,疫情后座力的免疫负债也大爆发,呼吸道融合病毒、肠病毒、流感轮番上阵,医疗院所终日大排长龙。

  • 防呼吸道感染 医吁接种左流右新

    防呼吸道感染 医吁接种左流右新

     秋冬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病毒危机四伏。医师示警,孩童感染新冠恐引发MIS-C(儿童多系统发炎症候群)严重併发症,且每4人就有1人出现长新冠,对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呼吁家长尽速带孩童、家人接种公费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

  • 医界跨足校园对抗超级细菌 吁实践「4不1要」

    医界跨足校园对抗超级细菌 吁实践「4不1要」

    抗生素抗药性在全球造成严重威胁,每年导致约500万人死亡,预计2050年全球每3秒会有1人死于抗药性细菌感染,台湾则每年将有3.3万人因此死亡。医界首度跨足教育界,共同制作中学生抗生素教材教材,期望将正确抗生素使用知识带进校园。

  • 肺炎链球菌感染创5年新高!医曝3高风险族群 年轻人也易中招

    肺炎链球菌感染创5年新高!医曝3高风险族群 年轻人也易中招

    随秋冬来临,流感与肺炎发生率提高,若合併细菌感染,死亡风险将增加近3.4倍,其中「肺炎链球菌」便是最主要的致病菌。疾管署统计,今年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确诊病例近200例,创5年同期新高,65岁以下民眾感染个案超过6成。医师提醒,除了65岁以上长者及5岁以下儿童,19到64岁高风险族群,尤其是糖尿病、呼吸道感染、肾病患者,应自费施打肺链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 长庚院校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 聚焦前沿医学领域受瞩目

    长庚院校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 聚焦前沿医学领域受瞩目

    林口长庚医院与长庚大学携手举办学术交流会,聚焦在代谢体学、类器官研究、癌症疫苗及细胞治疗四大主题,都是当前重要的前沿医学领域。2024年林口长庚医院与长庚大学学术交流会,11月2日在林口长庚研究大楼国际会议厅举行,邀请院校的多位专家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经验。包括长庚医疗财团法人翁文能研发长、林口长庚医院陈建宗院长、邱政洵副院长、陈铃津院士,与长庚大学杨智伟副校长、医学院林俊彦院长等均亲自出席会议,由林口长庚医研部杨皇煜主任主持。

  • 儿童流感传染力可达1个月 新型抗病毒药物吃1次就有效

    儿童流感传染力可达1个月 新型抗病毒药物吃1次就有效

    秋冬流感高峰期将至,医师指出,近年流感病毒株快速变异,传染性极高,呼吁民眾应接种疫苗、积极预防;儿童不幸感染流感,出现症状4天内病毒量最高,部分个案传染力甚至能持续1个月,目前针对5岁以上儿童,出现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单次服用就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病毒量。

  • 防滥用 严查无处方贩售抗生素

    防滥用 严查无处方贩售抗生素

     抗生素抗药性是全球重大健康威胁,卫福部与农业部共同执行「国家级防疫一体抗生素抗药性管理行动计画」,目标5年内抗生素用量减少5%,食药署未来将加强查核「抗生素无处方贩售情形」,由于抗生素是处方药,但过去曾发现未经医师处方而违规贩售的情形,未来将加强稽查力道,以杜绝抗生素滥用情形。

  • 国家级计画防堵抗药性 食药署将严查「无处方抗生素」

    国家级计画防堵抗药性 食药署将严查「无处方抗生素」

    抗生素抗药性列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卫福部与农业部共同执行「国家级防疫一体抗生素抗药性管理行动计画」,目标5年内抗生素用量减少5%。食药署说明6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强查核抗生素无处方贩售情形、加强宣导民眾正确使用等,并提醒民眾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求医师开立。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