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后,9月ㄧ开学,高三学生马上要面对的除了模拟考之外,黑板上会开始写上距离111新型学测考试登场时间,在剩下大约150天的时间里,该如何效率最大化的运用与复习?相信是许多学子最想要知道的关键法门。

考前150天,衝刺必胜重点

大学博览会执委会明白学子与家长的不安、担心、害怕与无所适从,因此针对实行新课纲之后的首届111学测,我们採访了多位业界知名老师,制作了各科考前150天复习重点与方法、以及模拟各科可能的命题趋势,协助同学们抓到重点,找到复习方向。在考前150天里透过名师带路画重点,着手调整读书方

法,针对重点奋力衝刺,助学子一臂之力,顺利战胜111新型学测。

调整心态,认知没有考坏或失常的权利

由于新制学测考试由二天变为三天,考科由五科变为六科(数学分数A、数B)且在「命题趋势」(素养导向考题)、「混合题组」题型、卡卷合一(A3答题卷上有答案卡和答案卷)、测验方式(混合题型与非选择题的占比)等面向,皆异于过往。由于没有任何参考依据的翻篇式改变,让多数考生的不安感与压力爆表。加上倘若万一学测没有考好,需要再拚分科测验时,国、英、数乙三科不能重考,只能以学测成绩採计,三科一次定生死的新制,同学们首先必须面对与接受完全没有考坏或失常的权利。

所以,心态上要调整,每天告诉自己新制学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要跟着老师的建议按部就班,一定可以顺利达阵。当时空背景与测验条件改变之后,复习方法与方向需要机动调整。复习有方法,每科不尽相同,不是有读、有背诵就好,更不是只要多背诵就能拿高分。新型学测的重点在于融会贯通。无论是数理类的公式或文史类的文字,透过理解、消化、记忆背诵、整合、运用等步骤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能力,才是教育改革的初衷。

从时间、主题事件、因果、对照、差异化的融会梳理

名师带路系列一共访问了国、英、数、歷史(公民)、地理、化学、物理等各领域多位知名老师,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并配合时间轴抓出重点,然后整理成QA形式,方便同学阅读与查阅。例如,新制学测不论哪一科,阅读能力皆很重要,因此必须广泛阅读,增强阅读能力。跨界、跨科与融入时事是趋势,复习文史地科目时,可以时间轴、主题轴搭配思考,挑选出重要专题事件,然后在脑子里建立起不同国家、地区,在相同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件;或类似事件在不同国家与区域的时间点与其影响与因果关系互做比较,让自己站在制高点去整体架构与思维,并建立属于自己梳理后的树状图,脑海里统整时间、事件、因果、对照性、差异化后的知识都有其位置,如此面对跨册、混合题型、素养题型时较容易作答。

「最坏的时代,有最好的选择」。面对新制学测,同学们不该害怕,因为考生的立足点都一样,你没有前例可参考,同侪也没有,其次心态上要调整,每天大声告诉自己新制学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只要跟着老师的归纳与建议的方法,按部就班复习,一定可以顺利达阵,进入理想大学与心仪系所。

#复习 #学测 #重点 #新制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