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名师:高汉梃(BEN)
得胜者英语总监暨新课纲教材研究部、学测班英文教师
空中美语前总编辑、英商路透前特派员
国立政治大学 英国语文学系毕业
根据招联会颁布多元入学方案,111学测旨在评量学生基本核心能力,着重素养导向试题。英文基本核心能力含括单字(共六册6000单)、片语、文法句构、阅读理解、作文等传统语言能力;这些基本知识则为英语素养提供养分,是英语素养的基础。英语素养命题旨在测验学生是否有整合(归纳)知识、运用上述语言技巧,在情境中作答的能力。
BEN老师不藏私公开新学测必胜七大能力
能力一:适应「学测英文素养化」
重点:不能再靠「背多分」。因应素养导向、情境布题,111学测英文科试题纳入《混合题》《篇章结构》等新题型,缺乏可供参考的考古题,对新课纲首届学生来说,111学测将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为了因应「学测英文素养化」,文章取材、题目设计方向将迥异于以往,同时延续近年来跨单元/跨领域/跨学科命题趋势,这么一来,对于传统「背多分」或只读课本的同学将带来较大压力。
能力二:以英文探索生活
重点:从日常与周遭事物学关键字。108课纲是为培养学生全球素养所打造的课纲,它不再是原本的教科书式英文,只为了文法、句型或单字而编撰,其取材与「全球素养」息息相关,试图培养我国高中生厚实的英语实力,以英文探索生活,从己身出发。举凡同侪关系、两性交友、心理压力问题、杰出领袖议题、饮食、医疗保健、科技,再到对于自身国家的了解,最终延伸到与世界接轨的人道关怀、两性平权、全球粮食、医疗保健、经济、环保及永续发展等议题皆可能入题。
能力三:熟悉基本题型
重点:解构旧课纲末代学测英文出题的方向。新课纲的指考计分方式大改革,111指考将不考英文,改採计学测英文成绩,学测成绩将换算成指考分数,且採全新45级分制,这将大幅提高学测英文科的重要性,因为学测英文成绩将可「一鱼两吃」。但也因为111学测英文是首度施测,为避免衝击过大,基本题与素养题占比,必然与110学测相仿或稍往新课纲素养精神靠拢,因此111学测英文要考好,必然要仔细解构旧课纲末代学测英文出题的方向。
能力四:字汇记忆掌握「一字多义」
重点:从高一开始及早背好6000单字。仅管111学测英文单字数目从7000单缩减至6000单,删减的多为不合时宜、冷僻或不同词性但系出同源的单字,其施测范围及难度仍未变。
参酌110学测考题发现,字汇题仍以四、五、六级单字为主,且单字意义会考第二层、甚至第三层字义,这与以往不同,且选项单字多为五、六级单字。此外,阅测中课外及专有名词仍多,这也是同学应当注意的。建议同学及早背6000单字,应注意「一字多义」,除了最常见字义,应留意其他用法;课外单字可依新课纲主题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并背诵。
能力五:大量阅读、接触不同主题及文本
重点:平日多元接触英语媒介。观察110学测英文,施测文章的主题取材广泛,多数来自全球各地、不同主题的专业性网站,时事新闻如新冠肺炎反而未入题。
建议平时除了课本、英语杂志、报纸,同学可培养阅读网路英语文章的习惯,天天接触,便可拓展国际视野,内化英语知识。
能力六: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
重点:习惯以英文整理思绪,整理笔记。110学测英文阅测题目设计,不再仅偏重于文章细节,许多都在测验学生归纳、整合、分析、推论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亟需留意的,因为答案再也无法按图索骥、不容易一眼看出。
能力七:提升全面性阅读力
重点:多做题型练习。111学测试题新增两类新题型——篇章结构及混合题。前者改编自旧制指考试题,配分8%,测验考生分析文章架构的能力;后者为全新题型,配分10%,融合选择、填空、完成句子、回答问题、文章结构、表格题等,文本不局限于文章,可能同时出现图片或图表。整大题考验考生全面性阅读能力,以及测试考生分析文本、做出结论的能力。
最后,111指考分科考试,除了国文科,英文科亦不另行施测,将学测实际得分换算为45级,亦即将以往学测的第15级分,细分为43~45三个等级,笔者初估若要得到指考英文满级45级的分数约在94分上下,大约是前1%考生的平均分数。因此,111学测伊始,英文科的重要性必然大幅提升。
BEN老师带领大家盘点十二大命题趋势:
111学测命题必然向108课纲「全球素养」(global competence)的精神靠拢。就笔者个人观察,早在109年学测英文考题已现出端倪,110年的英文命题更进一步彰显新课纲精神,以下为近两年英文科考题分类。
总之,新课纲英文旨在测试学生「思考力」,单字、片语、句型、文法、翻译、写作固然是重要的基本功,需要好好练习,但广泛的接触及批判性思考才是与快速变化的国际社会接轨的上上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