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于2025年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面对「不健康余命」达8.47年,创下歷年新高。在疫情紧绷的情况下,长辈出不了门,长时间「宅」在家,在家久坐久躺,缺乏活动、及社交,将可能导致身体机能衰退、记忆力欠佳、焦虑等情绪问题,北医展龄中心在停课期间,仍然开设许多线上课程,从运动、艺术绘画到照顾植物绿手指课程,让长辈在家不无聊,疫情间一起在家找乐子

高龄90岁的黄秀月奶奶,睽违一甲子再度拿起画笔画画。(照片/北医展龄中心提供)
高龄90岁的黄秀月奶奶,睽违一甲子再度拿起画笔画画。(照片/北医展龄中心提供)

为维持及照顾长辈的心理健康,臺北医学大学展龄服务暨研究中心参与由蔤山星岛画艺所主办的「遇顏x癒顏」线上艺术展,近15名长辈拿起画笔涂鸦,化身「高龄小画家」,运用线条、色彩,谱出一幅幅「心灵绘画日记」,培养情绪觉察力,增添乐趣。

高龄90岁黄秀月奶奶的参展作品《课堂练习作》,伴随着画卷好似回到了儿时的喜悦。(照片/北医展龄中心提供)
高龄90岁黄秀月奶奶的参展作品《课堂练习作》,伴随着画卷好似回到了儿时的喜悦。(照片/北医展龄中心提供)

「小时候最喜欢画画,随着涂鸦好像回到儿时的喜悦。眼睛虽然花了,不太确定下笔,但就感觉很开心。」高龄90岁的黄秀月奶奶,因为年轻时忙于家庭及照顾孩子,已经逾一甲子没拿过画笔,在参加「心灵绘画」课程前,还笑称自己会画不好,不知道画什么,但经过3堂课的练习,她已完成了一幅美丽的花草画。

臺北医学大学高龄健康管理学系系主任刘芳表示,此次与蔤山星岛画艺所及伊甸基金会新北市三峡北大社区长照机构合作,主要是希望在疫情严峻期间,长辈虽然无法到北医展龄中心上实体课,但也能透过「长照艺术工作坊」的线上课程,带领长辈艺术创作与线上社会参与,藉由心灵绘画「疗癒」身心灵,舒缓疫情下紧绷及不安的情绪。

这堂专门给阿公阿嬷上的心灵绘画课程,首先老师会透过线条、顏色让长辈「感受情绪」,是「开心」还是「悲伤」?老师也会请长辈画出过往年轻时的回忆、年轻时的快乐情绪等创作。上课的长辈胡贻胜也分享创作过程,他说:「创作过程中,有时会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表达出当下内心情绪,反而是创作后让同学看出自己未曾注意的点,是一个很棒的内外观察对照的过程。

线上课程先以纸本画作而最后以VR虚拟实境展出的跨媒材呈现,对长辈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刘芳主任指出,看到大部分长辈们,从一开始认为自己不会画,到面对自我内心的情绪、自我抒发的过程来创造,透过绘画疗癒自我,跨越了心理层面的挑战,很值得为自己骄傲,能够如此面对自己,是一种最温柔的勇气。

「爷爷奶奶画得超好的耶!」这是许多人看到高龄长辈绘画作品的第一句话。北医展龄中心强调,透过心灵绘画让长辈尽情的发挥潜能,藉由作品的展出,不仅让长辈们获得成就感及价值感,社会大眾也能透过成果展,看见艺术活动对于高龄长者的帮助与成效,同时给予长者更多的鼓励与认同。「遇顏x癒顏」VR实境线上艺术展 连结: https://pse.is/454gqt

#长辈 #绘画 #心灵 #情绪 #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