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曾东巡至海边,驻足之际,忽有一头神兽掀起滔天巨浪,从浪花中间冒出头颅。黄帝及随从们大惊失色,纷纷拿起兵器。做为道德化身的黄帝,及时制止手下的鲁莽。原来,这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灵兽(又称瑞兽或吉祥兽),而且还能口吐人言。这头怪兽自报家门──它的名字叫白泽。

白泽的长相歷来眾说纷纭,有人说像麒麟,有人说像狮子,长着山羊鬍,还有人认为就是独角兽。总之,白泽的相貌难以界定,就像所有的神兽一样,它们是冷僻的名词,是观念中的突起物,难以触及的所在,偶尔在梦中得见一鳞半爪。

这时,神兽已经泅水登岸,做完自我介绍,皮毛上还有海水落下,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只落汤鸡。不过,这不影响它渊博的头脑,经水浸泡后,它的音调变得溼润,黄帝和群臣侧耳倾听,白泽未张嘴,话音从它硕大的头颅深处传来。

《云笈七籤.轩辕本纪》记载了这段轶事:「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可以确定的是,来歷不明的白泽是最为渊博的神兽。黄帝向它请教天下鬼神妖怪的情形,白泽一一道来,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并有破解之法,黄帝命人记录,编订为《白泽图》。

《白泽图》是记录妖怪数目万余种、卷帙浩繁的妖怪谱系。在古人看来,动物、器具、草木、金石等皆可为怪,它们在上古时代扮演着可惊可怖的黑暗角色。如何为它们命名?无人知晓,只好归功于无所不知的白泽──它将妖怪的秘密公之于世。可惜《白泽图》如今大多已经失传,只有流落海外的敦煌残纸数张,来自唐人手笔,从中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所记的妖怪多有奇怪的名字,并配有简笔的小像。

例如「鬼夜呼少妇名者,老鸡也。赤身白头,黄衣下黑,以其屎涂好器,煞之则已」,这是家中老鸡成精作怪。又有各类精怪名称,略近于人名,例如「火之精曰宋无忌」、「木之精名彭侯」、「玉之精名岱委」。知道这些精怪的名字,遇到它们时就可以直呼其名,例如对付厕精:「厕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

知其名则可破,不知名则有生命危险,这种古老的巫术谓之「呼名术」。秘传的妖怪图谱《白泽图》中,妖怪们有着冷僻且拗口的名字,有时只有一个音节,彷佛一声短促的咒语,只要叫出妖怪的名字,就会立刻脱离危险。

《白泽图》的写本中,书写者们肯定会在那些相似的句式中感到厌倦,其中句式简单,通常是写妖怪叫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地方,最后往往加一句「呼之则吉」;也就是说,识得妖怪,叫出妖怪的名字,便可高枕无忧。

人知妖怪之名,则妖怪不敢来侵犯,但知晓名字谈何容易。想来只有博物学家才能从容分辨花样百出的妖怪──它们分布在山泽之中,或者出现在居室之内,甚至存在于人们的一闪念之间,可以说无处不在,数量惊人。妖怪之间又有秘密关系,难以厘清。再者,妖怪的名字往往怪异,并非人间话语体系,因此显得古奥难解;妖怪的行为方式也不合乎正常逻辑,这些都让妖怪变得莫测高深。且看《白泽图》的一些佚文:「山中山精之形,如小儿而独足,走向后,喜来犯人。人入山,若夜闻人音声大语,其名曰蚑,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一名热内,亦可兼呼之。又有山精,如鼓赤色,亦一足,其名曰晖。又或如人,长九尺,衣裘戴笠,名曰金累。或如龙而五色赤角,名曰飞飞,见之皆以名呼之,即不敢为害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山水之间见吏人者,名曰四徼,呼之名即吉。山中见大蛇着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

《白泽图》彰显名字的重要,或许在世人的意识深处,尚有一种「红尘中心观」,认为这些红尘之外的妖怪,都像贼人一样鬼鬼祟祟、见不得人,只要叫出它们的名字,就是喝破它们的来歷,即知道它们的底细,就可以让它们望风而逃。《白泽图》在有意无意中便充当着「速查手册」。古人但凡遇到妖怪,立刻取来《白泽图》比照查看,如果时间来得及,妖怪又不那么凶猛,就可以临阵磨枪,将其制服。

对妖怪的熟悉已然成为一种博物学的诉求,那些博闻强记的博物学家,在妖怪横行的年代里就可以高枕无忧。未知的事物令人恐惧,而博物学的知识,显然可以转化为强大的能量,足以降妖除魔。《搜神记》提到三国时诸葛恪做丹阳太守,某日出去打猎,行至两山之间,见一个怪模怪样的小孩,眾人皆不认识,熟读《白泽图》的诸葛恪却认得这是山精:「此事在《白泽图》内,曰:『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之,名曰傒囊。』」眾人嘆服诸葛恪博闻多识,以为他是神人,他知道妖怪的底细,妖怪就不攻自破了。

诸葛恪仰仗的就是《白泽图》,一番记诵后,便可化险为夷,与妖怪有关的知识因此受到人们青睐。后来《白泽图》大行于世,几乎人手一册,成为居家必备的妖怪指南,凡遇有妖异,立即查找到破解之法,依法施用。宋人江休復的《杂志》载:「欧永叔少时见一物如蛇,四足,有斑锦文,《白泽图》云:是刀之精。」可见古时妖精遍地的场景,《白泽图》做为日常生活的工具书,受到欢迎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古谚说:「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可惜的是,这份妖怪谱后来失传了──万余种妖怪的体系过于庞大,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难逃失传的命运。也或许是《白泽图》的效果过于显着,使妖怪们深为忌惮,暗中将其捣毁,从此以后,《白泽图》便没落了。

(本文摘自《逐妖书》/时报出版)

【内容简介】「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之一是水怪无支祁;苏东坡是「飞碟」目击者;猪八戒是猪妖界的一等高手;欢迎光临妖怪博物馆,颠覆你想像的另一个世界!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传说轶事的集子,涉及妖怪的名目及习性,又有百余幅图像做为佐证,包括古墓壁画、敦煌经卷、刻本插图、桃花坞年画乃至国外书籍的插图等,为我们还原妖怪世界的一角。

搜罗久远的妖怪轶事,类似于一种拼图游戏,在残损的碎片中,復原整体的形貌。妖怪的世界自成体系,是对日常的超越,又是对日常的讽喻。作者的写作令遥远奇异的古代世界与今日的生活有了勾连,也有了对照,是我们认识传统,定义传统的一个崭新方式。

【作者简介】盛文强

一九八四年生于青岛,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

大海对他有着强烈又神秘的诱惑力,他带着身上的冒险与探索因子,二○○八年底开始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致力于渔夫口述史、海洋民间故事的採集整理,兼及海洋题材的跨文体写作实践。

着有《逐妖书:殭尸、海怪、虎外婆……怪奇玄幻的百妖物语》、《渔具列传》、《海怪简史》、《岛屿之书》等。

《逐妖书》/时报出版
《逐妖书》/时报出版
#妖怪 #白泽图 #名曰 #黄帝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