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中除了皇室以外,还有大量服侍他们的宫女与太监,其中太监指的是被阉割后的入宫的男性,自西周开始就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并在清末民初结束。大陆北京卫视指出,长达千年的太监制度之所以会终结,和晚清紫禁城的一场大火有关。

大陆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指出,1923年6月23日,紫禁城的福建宫突然发生大火,根据《申报》记载,末代皇帝溥仪是最早发现火灾和报警的人,起初溥仪没有允许宫中卫队放宫外的人进来救火,一方面是担心他们进来抢劫,另一方面则是遵照家训「外人不得入宫」。

然而紫禁城内的井水有限,大火烧了整整2个小时都没有被扑灭,溥仪无奈之下只能让宫外的人进来救火,不过这时已经于事无补,福建宫内的东西都被烧为灰烬。

事后溥仪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宫里的太监偷东西,害怕事迹败露而蓄意放火烧了福建宫,而且在此之前,太监偷东西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于是溥仪一怒之下,决定把所有太监都驱赶出宫,只在每一位太妃身边留下20名太监伺候,而长达千年的太监制度也在这次火灾事件后宣告结束。

#太监 #溥仪 #紫禁城 #大陆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