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曾说:「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未来也不会是民共关系」。人事反映政策,政策反映思维。在她发布的国安团队之中,涵盖蓝绿和无党籍政务官,虽展现「用人唯才,不分蓝绿」的专业布局;然而,蔡英文如果无法跨越两岸互动政治基础的「难关」,英派政府的国安团队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
蔡英文强势主导、功能取向的用人风格,在国安核心团队的布局上,清晰可见。包括任命李登辉政府的资深政务官林碧照接掌总统府秘书长;安排具有两岸、驻美、党务歷练的吴钊燮担任国安会秘书长;延揽资深专业外交官李大维担任外交部长、张小月担任陆委会主委。
蔡英文端出的国安团队名单,虽不符合年轻化趋势,但不论从政资歷、决策歷练,与马、扁政府的国安阵容比较,专业素养与决策能力并不逊色;若再搭配蔡倚重的海陆资深官员傅栋成、詹志宏,及民进党新世代参与核心团队,老中青组合仍相当称头。
同时,英派国安团队不乏参与建构两岸政经法律架构的策士,或参与93年新加坡「辜汪会谈」、98年上海「辜汪会晤」的成员,包括蔡英文也曾是辜汪会晤的参与者。从善意角度解读,蔡应能精准研判并做好因应,如扬弃「九二共识」政治基础所可能产生的政治风险。
从人事规画来看,蔡英文的国安阵容,明显着眼于深化美、日沟通,谋求与北京开启对话的对外战略布局。她延揽早期的国安搭檔林碧照掌舵,既有借重其丰富决策经验,统筹协调府院与国安系统的用意,也显示蔡执政初期的重中之重,将是国际与两岸事务的政策应对。
林碧照与蔡英文都曾是备受李登辉重用的幕僚,蔡当年主持《强化中华民国台湾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地位》专案研究,林碧照也是全程参与的核心成员,在蔡亟需国际沟通与两岸突破的需求下,林碧照丰富的美日沟通经验与对两岸议题的熟悉度,对英派政府确有加分作用。
但林碧照能否协助开启两岸沟通大门,关键仍在蔡英文能否务实处理两岸互动政治基础。北京对蔡接受「九二共识」已不再期待,但对蔡能否表述「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等核心意涵,仍预留观察空间,如仍无法突破,520之后,国安团队恐将转化为「救火团队」。
李大维、张小月的任命,象徵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如两岸互动政治基础无法确认,「外交休兵」终结,李大维接掌外长后的任务恐怕是收拾两岸的「外交烽火」;熟悉马政府外交实务,并擅于政策诠释的张小月,在两岸随之而来的纷争之后,恐怕也难以期待「双张会」。
蓝绿混合编组的国安团队,在两岸形势、蓝绿生态已呈现根本变化之际,与扁政府的「唐飞模式」,或马政府的「赖幸媛模式」,截然不同,既不在整合蓝绿共识,也不是为培植国安决策人才,核心用意都在为预期可能爆发的对外沟通危机,做好「预防性」的因应准备。
蔡英文从当选之夜悬挂国旗与党旗;决定党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抽离「两国」内涵;任命国民党政府资深政务官、外交官,混合编队组成核心国安团队,处处展现她独特与自信的决策风格,与务实理性的「修正主义路线」,就职演说则是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键检验。
以非典型模式崛起于政坛的蔡英文,在政策实践上,虽不至于出现「打着绿旗反绿旗」,但摆盪在红绿政治底线之间的蔡英文,对两岸政策即将提出的执政新论述,究竟将为两岸关系开启风平浪静的新旅程?或掀起波涛滚滚的台海新风暴?这是英派国安团队的首要课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