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中博弈与两岸经贸关系趋势,前陆委会副主委、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荣誉教授高长表示,新科技冷战才是美中主力战场,川普执政后的美国,对中国的定位已经从「战略伙伴」转变成「战略竞争对手」,是体制与科技霸权之争。即便这次美国总统大选若拜登胜出,中美对抗态势也不会改变,改变的只会是手段而已。
高长指出,作为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技竞争逐渐被上升到地缘战略的高度。这场美中争霸的重点是「技术民族主义」,从华为到5G,从人工智慧到航天工程,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清洁能源,每个领域都可能是这场战争的焦点。
两强争霸将成新常态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外部压力罪魁祸首就是川普,所以只要川普下台,中国的外部压力就会减轻很多。高长指出,美国现在有个说法叫「华盛顿共识」,就是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反中、抗中的态度不分党派,因此就算拜登当选,给中国的压力也不会改变,包括贸易战、科技战等都不会有太大幅度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拜登上台,美中关系会有多大的改善。
高长指出,拜登选上跟川普连任,对中政策很大不同之处会在于,由于川普比较情绪化,葫芦里卖什么药很难预测,拜登应该比较容易预测,而且能够沟通,并在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会比川普好一点,在说服盟国一起抗中的议题上,会比川普更顺利。川普贸易战遍地放火,不仅对中国,也对欧洲、日本等,所以川普虽也想要联合盟友抗中,但是很难如愿。
有观点指拜登对中国的立场比较软弱,可能不会看到很多透过关税的举措。高长认为,拜登更可能拉拢盟友一起围攻中国,这与欧巴马执政晚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相似,而拜登最有可能去拉拢欧盟,一起对大陆施压,如果拜登联盟一旦有成果的话,对于中国而言,压力其实更大。未来两国在科技主导权,甚至在地缘政治地位的争夺将成为新常态。
不能忽视选边风险
高长指出,美中科技冷战也会让大陆更坚定发展高阶关键技术,大陆弯道超车一旦有成,全球恐出现两套国际产业标准,未来台湾企业除了继续跟随欧美产业生态系和技术标准,也不能忽视加入大陆产业生态体系。现在两套国际产业标准看起来逐渐成型,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就看台商怎么调适。
他指出,台商都很聪明,有自己一套,想要「左右逢源」是最大目标,不管未来全球产业生态是一个体系、两个体系,台商都希望在每个体系里面都受益,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背后还有美国因素,短期台商也可能被迫选边站,但台商或许会绕道,比如到第三地投资、透过第三家公司,再出货给大陆,这需要一段时间布局与操作,对于台商而言是「短空长多」,相信台商有这个能力。
高长指出,今后大陆的产业技术创新动能将更加依赖本身的自主研发,对科技人才之需求势将更加殷切,两岸对人才的争夺或将更为激烈。对于台资企业而言,恐面临人才被挖角的困扰;同时,由于美国遏制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如火如荼在进行,未来「两岸产业合作」不能忽视其中潜在的选边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