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在香港拍卖会上,一筒七片、2236公克、1920年的「紫票福元昌号」普洱茶,以2632万港币(约1.05亿台币)拍出,创下普洱茶新高价。以每克茶叶11770元港币、泡一壶茶需要7.5克茶叶计算,喝一壶「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要花88000元港币。
2018年秋季拍卖,同样的拍卖公司「东京中央」,同样的拍卖地点「香港」,差不多年份的百年「蓝票宋聘号」连佣金1332万港币成交,已创下史上最贵「普洱茶王」的行情,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普洱茶王」的行情又翻了一倍。
曾乏人问津 被称臭普茶
但是没人知道,1990年时,一筒七片、1950年代的「红印」5万元台币在台湾还卖不掉;但到2千年时,红印涨到一筒5万元(人民币,下同),现在则涨到一片80万元;永康街茶行1克红印要价1万元台币。
1970、80年代到香港卖台湾茶的世界茶联合会会长吕礼臻亲眼见到普洱茶市场的井喷。1990年前后,吕把普洱茶从香港带进台湾卖,但客人即使试喝过宋聘号、同庆号,也没感觉,最后要走了,总丢下一句:「梨山茶给我两斤。」
那时候台湾人不喜欢普洱茶的陈味,私下都叫它「臭普茶」,只有韩国旅客会买,买回去再转卖给僧人,因为晚上喝老普洱不会失眠。
台人懂行 收购香港老茶
即使在普洱茶的原产地,大陆人当时大都只喝生普洱散茶,更不知道普洱茶可以作投资标的。1994年,吕礼臻拜访海茶厂厂长谈到,香港人常喝陈年的老普洱,厂长还反问:「茶放那么久,还能喝吗?」可见当时大陆人对普洱茶的理解,与台港有很大的落差。
综合台湾藏家看法,大陆开始把普洱茶当成投资标的,主要是受到台港,特别是台湾人的影响。因为台湾人能讲普通话,往来大陆各地,接触层面比香港人更广、更深,当然影响力也更大。
加上1997年香港出现移民潮,很多香港收藏家纷纷抛售号级、印级的老普洱变现,而当时台湾有钱、与大陆的交流热络(懂行),因此趁机收了很多有增值空间的普洱老茶。
陆消费井喷 成投资标的
2003年SARS疫情结束后,大陆消费市场井喷,普洱茶也顺势而上,成为投资人炒作的标的。据某茶庄的张老板回忆,当时好普洱都在台湾人手上,由于筹码少又集中,大陆人出价高、周转也快,一些上百万、上千万的茶就是在近20年中经过5到6次的买卖而创下天价。当然,当中也造就不少台湾的亿万富翁。
不过,自2000年起,台湾和大陆在普洱茶投资市场上的地位已经完全翻转。据大益集团非常境界文创公司总经理田竹英表示,台湾收藏的普洱茶老茶(号级、印级)大都回流到大陆投资者手上,至于2015年起的新茶投资基本上也是由大陆主导。
大陆一些收藏主力动辄调动数亿人民币,把一些好的投资标的全部锁住,藉此操作市场,台湾投资者只能跟着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