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理事长从临床经验出发,提出自身在小儿科的观察,发现民眾就诊的原因已经改变,从单纯的发烧急症转变为过敏等慢性的内分泌失调问题最多;有害物质就在环境中却不太能感觉到,人们受到的内分泌干扰物(EDC)的影响越来越大,就算用「祸延三代」来形容也不为过。

针对儿童受到哪些环境荷尔蒙的影响危害最烈,她指出,台湾号称塑胶王国,日常生活中相关产品的使用普遍,6~11岁儿童暴露程度最高,建议应谨慎使用化妆品或个人照护产品,注意包装容器,以免造成不孕、儿童认知发展等问题。

另外,全氟碳化物的应用与过敏、甲状腺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而因毒奶粉事件为人熟知的三聚氰胺,将导致婴幼儿的肾功能异常。在菸害方面,36~45岁及26~30岁区间男性吸菸比率较高,女性则多在31~35岁及21~25岁区间。最后她希望政府强化对本土塑化剂的相关研究,纳入新兴关注污染物,持续监测各种污染,对有害环境荷尔蒙进行良好的政策规范。

#岁区间 #儿童 #过敏 #监测 #环境荷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