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境卫生署长惠勒计画在下台前夕花费大量公帑访台,引发美国主流媒体挞伐,但外交部长吴钊燮20日表示,美国高层政府官员来台湾,是象徵台美友好关系,若还有阁员来访,国人应该会感到「振奋」。只是这种莫名振奋的赏味期只有5天,取而代之的是对惠勒无法成行感到的「惋惜」,这个突兀现象反射出,外交当局没有能力面对、因应拜登赢得总统选举后的新形势。
台湾在美国大选中押宝、选边川普已是举世皆知,选后仍纠缠不清,拜登团队歷歷在目,让人替台美未来关系捏把冷汗。现在拜登的外交及国安团队人事已定,并已展开交接,进入到明年元月20日宣誓就任前关键期,虽然蔡英文总统强调,台美双方联繫管道畅通,台湾和两大党有良好互动,台湾会持续争取跨党派支持,但实际作为却是仍无法脱离川普的阴影,更无暇顾及如何因应美中台三边关系的重大变局。
以惠勒访问为例,川普政府与惠勒的环保理念与政策和拜登政府恰好是背道而驰,拜登对气候变迁、恢復参与《巴黎气候协定》等重大议题,必然会有重大修正,台湾当下与即将下台的惠勒讨论环保合作具有何种意义?何来振奋之有?惠勒宣布取消访台之行,某种程度是为民进党解套,外交部表达尊重即可,惋惜实在大可不必。民进党到现在仍配合川普起舞,似乎毫不在意外界观感及民主党意向。
在国会两党共识、普遍反中氛围之下,拜登承诺将深化与台湾的关系,但不会是一张空白支票。除了与未来民主党政府的关系外,如何处理明年元旦全面开放美猪、美牛,将是民进党与台美关系的另一个难题。台湾内部的强烈反弹与严重对立已削弱了民进党政府的威信,直接影响到对美交涉地位与能力。莱猪进口原本是给川普连任的贺礼,希望能打开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之门,结果川普政府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新政府是否能将台湾纳入对外经贸谈判议程更是难以乐观。
拜登及新任国务卿布林肯及国安顾问苏利文都出身欧巴马团队,他们一贯主张一中政策、维持台海现状、两岸保持均势及战略模糊,有可能被批评对中共过于软弱,但继续川普在南海及台海部署强大军力,全面压制中共野心的风险过高,因此,拜登对台湾的安全策略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共经济、军事及外交力量快速扩张,可与美国分庭抗礼已是既成事实,其影响力与发言权非欧巴马时期所能比拟,面对美国政府更替的新局,民进党无法跳脱一味附合川普的窠臼,提出有效因应之道,这是台湾的最大忧虑所在。(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