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分近日大范围限电,主要原因是火力发电厂缺煤所致。11月起,大陆禁止澳洲煤进口是最大的变数,其他变数还包括重庆煤矿灾变后,全面关停不合格的煤矿、南方冬季水量变少影响水力发电等。但中澳关系变差是去年以来的事,禁运也不是一天就决定的,而且长期以来大陆煤炭产量不但可自给自足,每年还能出口。
那么造成浙、湘、赣因缺煤而缺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治理盲点显然才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大陆国产煤一大堆,但煤价比国际高、国内运输比国际运输慢。比较11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煤价,热能相当的秦皇基准煤每吨约99美元、澳洲煤63美元、印尼煤33美元,形成3比2比1的价格差距;而且,沿海电厂从国外走海运进口煤更省时间。
还有,假环保、真的很碍事!华北的秦皇岛港是西北、华北煤的集散港,但是近几年,河北省却提出秦皇岛建设国际旅游港的口号,今年,针对秦皇岛的环保检查始终没有中止,为此,港务局减少了港口存煤,以致于下半年就有3个月存煤低于500万吨警戒线。
上述长期形成的煤电供需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旦出现禁运澳煤这类变数,老百姓就只能多穿衣服御寒了。
据大陆「今日智库」透露,12月初,印尼煤已在华南、华北的港口加速卸货,华中、华东部分省分缺煤的问题很快有望缓解,但长期形成的能源供需格局要如何合理化,却是需要大陆中央认真去思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