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发现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这也是圆明园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开展研究。
澹泊寧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时已建成,取意于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寧静无以致远」。澹泊寧静是一处重要的游憩寝宫,也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景点之一。澹泊寧静景区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60米,占地2.6万平方米,景区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
走进澹泊寧静遗址,可见景区的山水轮廓,遗址范围内只有几块石头和柱础残存。据史料记载,「田字房」是一个田字外形的建筑,共33间房屋,用石块垒砌,每间的边长约4.48米左右,檐柱高3.68米。「原来房子的外围墙体已经没有了,通过一个多月的考古,我们已经发现了9间房屋遗址的位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张中华介绍,「田」字象徵农耕,古代中国奉行以农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为房,还在圆明园的稻田里举行藉田之礼,通过亲耕并察看农事农时,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因此,在「田字房」的周边,不仅有河水环绕,还有大面积皇家稻田。
张中华说,考古人员目前正在对皇家稻田开展考古工作,已经发现了稻田的田埂。「未来,我们要通过植物考古的方式,将皇家稻田的土壤送进实验室瞭解土壤构成,来判断稻田内是否有相关植物遗存,进一步对京西稻的种植开展考古学研究,这也是圆明园首次开展植物考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