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鳗鱼产业已逾半世纪,90年代出口逾6万吨,但大陆崛起以低价、量大抢攻日本市场,台湾盛况已不復见,鳗鱼加工厂、包装厂都只剩个位数,鳗鱼养殖户也不到全盛时期1成,以前桃园因机场地理位置常见的活鳗「赶飞机」画面几成绝响,疫情衝击更雪上加霜。
疫情衝击 大陆加工鳗较吃香
台湾区鳗鱼发展基金会执行长汪介甫说,90年代台湾鳗鱼产业缔造5.6亿美元产值,日本市场2只鳗鱼就有1只来自台湾,但随着大陆以企业概念投入设备经营,抢攻日本市场,如今大陆鳗鱼在日本市占率达55%,台湾剩不到5%;尤其是加工鳗,大陆採用价格低的美洲鳗倾销,台湾加工厂从全盛时期逾20间,如今只剩5根手指头数得出来。
汪介甫指出,去年因疫情衝击,日本饮食习惯改变,不再到店内用餐,改採外带或超市添购,大陆加工鳗吃香,提供饭店、鳗鱼店的台湾活鳗则受到严重衝击,一整年出口日本不到1000吨,创歷年最低纪录。
输日数量腰斩 业者盼疫后回春
「活鳗大王」吴明韦以独门技术,将活鳗冰昏24小时内空运日本,存活率几乎百分百,成鳗年销日本约1000吨,占台湾一半。但他直言,疫情衝击下,公司出口日本数量腰斩,也导致价格暴跌,5、6年前鳗苗最高一条210元,前年11月至去年初最高到1条170元,随疫情升温,去年中迄今跌到每条30元,每公斤活鳗也从10年均价600至1000元,跌到400元。
但吴明韦乐观地说,「最坏时候说不定是最好的时候!」对比旅游等其他产业仅剩1至2成,受惠内销市场强,他营业额还能维持一半算很幸运。他认为,去年已跌到谷底,近期正慢慢恢復,加上疫苗加持,相信今年夏天可望恢復到7成。
桃园市渔会总干事陈义成说,鳗苗无法繁殖,只能透过捞捕,养殖成熟再贩售,但去年疫情爆发后,严重影响鳗鱼外销,鳗鱼养殖业者有的转行,或者减少养殖数量,导致鳗苗价格大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