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专家王子刚认为,新药产业自2009年开始,12年来是歷经了美丽与哀愁的青春悲喜剧,随着产业和投资人的逐步成熟,2021年起新药产业将开始进入真枪实弹,有基本面具利基题材的公司,才可望脱颖而出。
以产业发展的歷程来看,新药研发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也是一部写实的生技史。专家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2009年~2011年的民智未开蛮荒时期,当时中裕、智擎、浩鼎等新药股普遍在20元以下,中裕以面额10元募增,15元登录兴柜,都还要四处找投资人。
二是2012年~2016年百花齐放群魔乱舞期,新药狂飙、齐涨,只要有产品进入临床的公司股价就能大涨,代表作有台微体440元、基亚480元、安成380元、太景140元(面额0.001美金)、宝龄490元等,不少海外专家不断提醒要预防泡沫化。结果,2014年7月28日基亚解盲失败,连续19支跌停板,成为重要分水岭。
三是2016年~2018年的分道扬飙各领风骚期,股价走势不再齐涨,而是需要真正「有授权」、「取得药证」才能涨,代表作有:中裕350元、益安198元,而浩鼎则因解盲失败,股价盘跌至170元左右。
四是2018年~2020年的创伤復原病态期,即使有授权、有药证等利多公司,股价一样无感,投资人只看营收、EPS,因此,已获美国食药署(FDA)药证的中裕从350元下跌至70元以下,已授权的益安从198元下修到40元以下,取得欧盟药证的药华药,也从204元跌落至80元以下,生技股的再度「齐跌」,加深投资困难。
法人认为,新药在股市大起大落,主要的病因是滥芋充数者眾、医药专有名词艰涩等,预期随着生技知识水平的提高,新药股也将开始进入大洗牌,真正具竞争性的公司,才可望获青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