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就像身体一样,会生病,也可以变得健康。强健的人际关系在经歷考验后,彼此的抗压性会提高,感情变密切又长久。但偏偏过去一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或过多了,造成的关系衝突就更加激烈。英国王子哈利与梅根一家接受美国媒体访问大爆遭王室歧视;台日桌球神仙伴侣江宏杰与福原爱的婚姻风波;民进党立委王定宇的房东房客绯闻也炒得风风火火,到底要维护人际关系有那么难吗?
人心不古,人的想法愈来愈复杂多变,要建立长久有韧性的人际关系的确愈来愈难。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梅乐妮.乔伊写了一本书《关系免疫力:哈佛心理学家教你建立有韧性的人际关系,有效修復情感裂缝》,书中提到近年来医界与科学家一致发现,孤独、社会孤立不仅会造成心理问题,也会连带影响到身体健康。相对地,人际关系越稳定、越长久,幸福感就会越高。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工作场合所受到的各种伤害,包括情绪勒索、霸凌甚至是身体侵犯等,常导致我们内心发展出许多防御策略,只要关系中一有不合,就会用衝突或逃避解决问题,最后导致两败俱伤。尤其在网路时代,我们更是动不动以「删友」或「封锁」来解决关系问题。甚至不惜透过「爆料」、「自裁」伤害别人与自己。
作者研究人际议题多年后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努力维持关系的稳定核心:「安全感」与「连结感」;也没有学到「处理衝突」与「正向沟通」的技巧,导致往往事与愿违。越想要有安全感的人,反而一直在破坏对方的安全感;越想要受到肯定的人,却一直在否定自己。
其实相处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保持坦白自然。时时觉察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适时表达,才能与对方一同面对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中要保持权力平等,不要想展现控制欲,会这样做其实是因为自身的羞愧感太重、自信心不足,才会想要维持自己那虚假的安全感。
不管是疫情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或科技虚拟网路让人疏离,人与人的关系ㄧ旦断裂,要重新修復破裂的感情都不容易。试着找回久久失落的自己,勇敢显露出心里脆弱的一面,安慰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内在小孩声音,才能让人我都开心。毕竟关系就像身体一样,只要内外在的压力来源升高,免疫力就会降低,遇到一丁点小问题就会崩溃。
毕竟想要过得幸福又健康,好好处理人际关系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夫妻如此、王室如此、两岸如此,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都是这样。(作者为台北市出版公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