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遇到12年来首度因「输入型成本暴涨」而成本大幅上升。但模组制造商与电力系统开发商已签订的交易合约大都在3至6个月前就已签订,其中包括目前已交货或准备出货的模组订单,然而现在的模组制造成本却比当初签约时上涨25%以上。成本急遽上升引起纷争,买方要求维持原合约价,卖方期望提高售价。
模组厂强调,模组仅占建造电厂总成本的20~25%,其他七成以上的成本包括钢构、铝支架及人力等均同步上扬,使得系统开发商面临预期投资报酬率大幅缩水,甚至无利可图。市场人士表示,在模组价格谈判过程中,虽然大部分的交易双方都能透过协商顺利完成合约履行,但仍有一家大型模组制造商与三家知名开发商无法完成协商。
6月上旬部分系统开发商发动抗争,以国内模组供应不足为理由,向政府要求开放海外第三地模组及电池产品进口。市场人士表示,国内供应不足要求开放进口实属谈判的「假议题」,目的在促使政府介入协调。
台湾四大模组厂商目前年产能包括元晶的900MW、联合再生600MW、茂迪300MW及友达300MW,皆表示有能力供应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还在积极扩充产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