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总会(ICS)为了加速海运产业达成零排碳目标,近日提出全球性的船只排碳税。若法规顺利上路,海运产业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施排碳税的产业。
这项提案已获得国际乾货船船东协会(Intercargo)支持,在近日送交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审核。该组织预定11月底召开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届时将探讨海运减碳议题。
代表全球超过80%商船的ICS表示,海运产业目标在2030年前让零排碳船只出海,但照目前发展进度来看,零排碳燃料无论在价格或供应上都无法满足全球船只的需求,因此希望透过全球性排碳税来加速绿能海运发展。
根据ICS提出的排碳税法,凡是总吨位超过5千公吨且在全球进行贸易的海运船只,都必须依每公吨排碳量来支付排碳税。排碳税收所得将投入「IMO气候基金」,除了投资发展零排碳燃料、缩短零排碳燃料与传统燃料价差之外,也将投资兴建全球主要港口的零排碳燃料补给站。
ICS秘书长普拉登(Guy Platten)表示:「海运产业需要的是一套真正的全球市场措施,来缩短零排碳燃料与传统燃料之间的价差。我们必须尽速建立这套机制,才能将各国政府的绿能政策付诸行动,持续推动海运产业减碳。」
普拉登认为科技发展是零排碳海运不可或缺的基础,但除了科技之外还须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大突破才能达成目标,例如打造支持燃料转型的重要基础建设。
全球商品贸易有高达90%经由海运,且全球排碳量有3%来自海运,因此海运产业近来饱受各方压力。欧盟执委会已在7月提出将欧盟碳交易制度延伸到海运产业的计画,但ICS认为欧盟制度过于「零碎」,只会让海运作业更加繁复。
普拉登表示欧盟将单边区域性市场措施套用到国际海运,只是为欧洲各国带来更多税收,对全球海运减碳助益不大。相较之下,ICS提出的全球市场措施能避免价格波动,近而鼓励更多企业投资零排碳船只与技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