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今年7月中提出CBAM,预计2023年起实施,2026年全面生效。规划以高耗能产业为主要课徵对象,要求进口商依产品总碳含量缴纳CBAM凭证,碳价相当于欧盟排放交易制度(EU-ETS)拍卖价格。
据经济部统计,目前欧盟提出管制品项,依照国际海关六码货品计算,总共1.22万项,其中欧盟CBAM管制项目有248项,2019年占总货品别中2%,包括水泥、电力、肥料、钢铁、铝五项。经济部指出,CBAM管制项目248项中,我国有212项输欧,金额为245亿元,占欧盟总出口3.6%,其中以钢铁制品为主。
经济部指出,目前我国钢铁每吨粗钢耗能15.61GJ,低于世界平均的19.84GJ,短期仍具竞争力,中长期影响尚待密切观察。经济部指出,欧盟CBAM实施对欧盟贸易伙伴有相当程度衝击,部分国家中、俄、澳、印尼 已公开质疑其不符WTO规范,后续谈判进展仍待追踪。
为避免碳边境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环保署正在推动温管法修法,希望推动碳费,先在国内收取,并与国际接轨,让企业免于被课两次税费。
有立委质疑,碳费可能会收取过高的问题。立委质询若碳费收到每公吨温室气体300元「是否会太高」?经济部次长曾文生表示,目前台湾输出欧盟主要是钢铁制品,若订300元对产业「负担满高的」。
曾文生说,经济部正在协助企业启动碳盘查,包括碳排量及相关占比等,由于温管法仍在修法过程中,碳费费率仍未定案。
经济部表示,从2016年起经济部结合工总、产业公协会及相关业者约350厂成立石化、钢铁、纺织、水泥、造纸、电子及其他行业等七个行业的减碳工作小组平台,协助产业订定减量策略目标,启动工业部门净零目标评估,共同规划减碳路径,加速推动各项减碳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