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大陆人行和住建部监管部门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会上提出三个监管要求,即「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凈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根据「三道红线」踩线的条数,监管部门将房企分成「红、橙、黄、绿」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上限增加5%,即使是处于绿檔位置的房企,有息负债年增幅也不得超过15%。而「踩线」数量越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降杠杆压力越大。
按照监管要求,从2021年1月1日起,房企正式进入降杠杆测试期。到2023年6月底,12家试点房企的「三道红线」指标必须全部达标,2023年底所有房企实现达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房企「三线四檔」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檔」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邹澜表示,针对这些情况,人行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邹澜表示,2021年前三季,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上涨速度得到抑制。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
邹澜指出,近期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种短期过激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2019年包商银行出险、2020年永煤和华晨债务违约后,在同业市场和信用债券市场也发生过类似现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