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是地球生物的先驱,嘉义县布袋镇好美里溼地是鲎的重要栖地,生态保育团体推动復育,已成功孵化600只鲎宝宝,16日举办「鲎宫增繁.十年有成」国家海洋日活动。嘉义县长翁章梁表示,正争取经费筹建全国唯一的鲎生态保育馆。
翁章梁指出,鲎总成对成双出现,又称「夫妻鱼」,通常渔民捕获单只鲎就会放生,因为不想拆散「夫妻俩」,县府正在争取经费,利用布袋镇新岑国小的閒置校地,设置全国唯一的鲎生态保育馆,已完成细部设计,预计今年底前招标。
嘉义县政府表示,县府推动地方参与海洋保育工作,向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申请「在地守护计画」,与嘉义县生态保育协会推动三棘鲎栖地调查及復育,已成功孵化600只鲎宝宝,创下首次由成鲎自然产卵、大量孵化稚鲎的纪录。
县府表示,「鲎」是海洋底栖性无脊椎动物,4亿年前就存在地球上,形态没有太大改变,因而也有「活化石」之称,鲎总是一公一母成对出现,又被称为「夫妻鱼」,县府特别将农历七夕情人节订为「鲎保育日」,布袋镇好美里溼地自2003年至今陆续发现鲎的踪迹,是鲎的重要栖地。
县府16日在布袋新岑国小以「鲎宫增繁.十年有成」为主题,举办国家海洋日活动,现场发表嘉义县生态保育协会苏银添老师持续10年推进鲎的復育,并记录过程的珍贵史料,翁章梁、海洋保育署长黄向文、海科馆副馆长林青海及地方保育人士参观,称许有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