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天花板价难超越,货柜海运运价指数连四跌回檔修正!上海航交所5日公布最新货柜运价综合指数SCFI为4,535.92点,下跌31.36点、跌幅0.7%,已连四周下挫,三大重要航线中,仅美西线持续三周走扬,美东线则连五周下跌,欧洲线也再次下跌。
货代业者研判,在大陆水运局等提点下,基本运价指数盘整逾一个月,持续回测官方可以接受的范围。但论最终市场成交价,美国线在货载需求强劲、塞港缺舱供给吃紧下,市场成交价其实变动不大,维持在高檔。
反观欧洲线,随着多家船公司投入加班船、大船抢赚高运价,供给持续增加,近日反而每40呎柜下修1,000~1,500美元。
SCFI指数也出现类似走势,自9月30日下跌至4614.1点,结束连20周涨势,至11月5日的4,535.92点,合计下跌78.18点、跌幅约1.7%,但仍守住4,500点。
若观察主要航线运价变化,据最新报价,美西线每40呎柜运价6,461美元,上涨47美元、周涨0.7%,涨幅小于上周的1.1%,连三周逆势上扬;欧洲线每20呎柜7,637美元,则是再次下跌56美元、跌幅0.7%;美东线每40呎柜10,428美元,续跌26美元,连五周走跌。
大陆至美国线涨不动,近期台湾、越南等东南亚运价却是小幅上调,货代业透露,美西线每40呎柜调幅约500美元、美东线约1,000美元,有更多航商将较多舱位放给这些国家货主。
货代业者认为,主要航线运价指数走走跌跌持续修正,但仍维持在高水位,因为疫后经济復甦刺激企业补库存,海运需求仍然强劲,但供应链瓶颈持续恶化,美国缺板架、缺工,造成船舶、舱位供给持续紧张,都是支撑高运价续行的关键。
接下来,还有一个运价突破点,货代业指出,每年大约12月15日到来年的1月15日,亚洲生产基地都会赶着农历新年前大量出货,出现爆仓,届时恐推升运价,但由于中国大陆能耗双控、限电措施影响部分区域工厂出货量,会是一个变数,有待观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