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统计,近5年有理财规划者的比例从53.9%增加至73.6%,就占比来看已有明显成长,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民眾最爱的理财工具还是储蓄或定存,虽然也算是一种稳健投资的作法。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若把通膨因素列入考量,随着物价消费水准越来越高,将可能面临资产累积跟不上钱缩水的速度,进而影响退休后生活品质。

因此,「抗通膨」理财变成退休金规划的重要课题,专家提出建议,最基本的是可以透过劳退新制自提6%.不仅具有强迫储蓄概念,并可以有超过定存利率的报酬,提高所得替代率。

同时也可以依照自身条件,透过退休准备平台採取定期定额方式投资,发挥长期微笑曲线的复利效果,或是适度安排海内外资产平衡布局等策略,逐步达成「自己的退休金自己赚」目标

尤其在近年台股交易盛行,平均每两人就有一人有开户的情况下,初入市场的年轻小资族群在风靡当冲、短打交易时,也应提早思考的退休规划,将投资目光放长远,追求长期稳健报酬。

#投资 #报酬 #目标 #退休规划 #多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