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陆电荒问题有所缓解,但在疫情反弹、内外需疲弱、用工下降等负面因素影响下,1日公布的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再度落入紧缩区间,制造业景气减弱。专家提醒,接下来仍须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及通膨等问题。
财新网报导,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9,较10月下降0.7,也是继8月之后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反映制造业修復进程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走势与大陆官方PMI相悖。大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较10月上升0.9,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收缩态势,重回扩张区间。之所以会出现走势背离,主要是调查样本侧重不同,官方PMI的样本多以大型企业或央企为主,而财新PMI的样本数着重在中小企业。由此来看,亦可见中小型制造业面临的景气下滑压力更鉅。
财新报告显示,与10月制造业需求强、供给弱相反,11月制造业供给明显恢復,但需求仍旧疲弱。尤其电力短缺缓解的背景下,供应显着恢復正常动能,也让制造业生产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收缩。
需求方面则略显低迷,由于疫情反弹加上产品价格上涨,抑制需求回温,11月新订单指数由扩张区间落入收缩区间。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虽升至四个月高点,不过仍在50下方。
另外,企业订单减少、控制成本等原因减少用工数,或是员工自愿离职后未填补空缺等因素,让11月就业指数较上月下降0.8。
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保持信心,乐观度较10月有所回升。市场认为,疫情的缓解、需求的增加、供应链的恢復,均是值得期待的正面因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吉吉)表示,11月制造业景气度基本平稳,须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及通膨等问题。他称,中小企业纾困仍是重点,就业恶化及居民收入增幅有限,影响消费等问题也应重视。此外,部分原材料价格仍在高点,企业成本攀升带来的通膨问题尚不可掉以轻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