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全球电动车题材也相当火热,车用晶片荒、碳排目标、政策利多均使得电动车进入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的世代,毕竟全球碳排目标从2015~2025年平均减排目标为40%,或是2050年达到碳中和已是多数主要国家的目标,代表光靠纯燃油车难以达标,需要靠环保与洁净能源的相关产业如电动车来落实,而政策补贴、双积分制持续推动、多国提出新售车辆全面电动化目标年份则是对电动车形成利多加持,显然汽车正向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短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全球电动车产业正进入新一波跃起的浪潮,包括Tesla市值频创新高、Apple进军电动车的计画也逐渐揭露、中国厂商对电动车的投资更是积极等,也连带使得车用半导体崛起趋势正式开启,故2021~2022年电动车及相关车用供应链已成为各家厂商积极抢占的领域。
甚至国内除了MIH联盟扮演着类似O-RAN这种可以提供软硬平台开放标准规格,并整合软硬体平台的角色而有亮眼的成绩,即在电子代工控制管理成本的鸿海找上具有造成经验的裕隆共同创立鸿华集团,颠覆传统车厂以往B2C的经营模式而改走B2B路线,MIH联盟连结了和企业与上下游厂商,透过提供企业之间的EV kit交易平台,使得交易更为便捷、透明化之外,鸿海也将电动车列为今后三项主轴产业发展之首,特别是电动巴士开始销售、与Gogoro在中国合作发展电池模组及充电站、墨西哥车规车用工厂扩厂,2022年下半年开始生产Lordstown的Endurance,另中东EV专案正式也将正式启动,同时鸿海与和泰国国家石油(PTT)的合作亦有新进展,双方将以构建运营本地化的模式进行合作,并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建厂,代表鸿海2022年于电动车布局将会呈现大跃进的局面,而和硕北美电动车产能也有着落,广达多年布局电动车成效将渐趋显着、纬创着眼于电动巴士、英业达则主攻车用电脑运算等。
显然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子化、智慧化、数位化,正吸引电子产业链之厂商积极切入,特别是面对智慧化应用的需求提升,欧美汽车业者在寻求合作对象时,自然不会找中国,而虽然东南亚的汽车产业发展健全,但资通讯产业却不是东南亚的强项,而日韩自身拥有本土的汽车品牌业者,最终势必也会以台湾业者为合作对象,毕竟台湾资通讯的相关供应链完整,也累积相当的经验与技术,再加上目前在全球IC产业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因而成为全球最有机会切入全球电动车的地方。
整体而言,此次全球车用晶片荒乃至于电动车所引发的市场变革,正是台湾汽车及相关车用半导体供应链转型的最佳契机,主要是传统汽车生产以大量制造取胜,台湾市场无法满足经济规模,政府长期辅导也难具备国际竞争力,不过现在汽车产业面临转型之际,或许整合电动车生产供应链将是台湾另一个发展出处,毕竟台湾电子产业竞争力可适时发挥,台厂或许在车用半导体更可扮演要角,深度参与产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