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绝无仅有的「苹果王」余命不多,福寿山农场证实树龄超过50岁的「苹果王」进入衰老期,无法预估还能存活多久。场方强调会照顾「苹果王」终老一生,并做好万全准备,已培植二代王储,届时若第1代「苹果王」寿终正寝,将贯彻永续农业理念,让福寿山「苹果王」代代相传。

福寿山农场「苹果王」种在海拔2200公尺的场长室外,结有「惠」、「北斗」、「富士」等43种苹果,与一旁的梨王、桃王并称「三大王」,堪称台湾农业嫁接技术的奇蹟。近年「苹果王」树势衰弱,枝条生长衰退,结果质量下滑,经过秋天落叶,进入冬天休眠期,更显老态龙锺。

农场资深员工表示,「苹果王」至少50年树龄,砧木(母株)为圆叶海棠,果实小、不好吃,但能适应台湾气候,且植株根系旺盛,木质坚韧,为嫁接苹果的理想品种。

「苹果王」共嫁接43个苹果品种,1棵树寄养这么多品种,见证台湾农业奇蹟,也会造成母株加速老化。

资深员工坦言,「苹果王」年事已高,加上感染白纹羽病等,这几年状况不是很好,无法预估还能存活多久。他形容「苹果王」像是住进安寧病房,场方已做好万全准备,将会採行永续农业理念,会好好呵护第1代「苹果王」至寿终正寝,第2代随即无缝接班。

员工指出,嫁接技术会产生伤口,癒合期间最怕病菌感染,因此母株必须特别挑选最健康的树种,否则一旦生病便难以挽救。「苹果王储」也是选用圆叶海棠为砧木,已嫁接10多种不同品种的苹果,均有成活。

福寿山「苹果王」于1971年由农业技术人员用圆叶海棠作为砧木,从嫁接2个苹果品种,增至嫁接43种,代表台湾农业技术不断精进。

苹果王树上有可长到1台斤的超级大苹果「世界一」、「陆奥」,也有小如樱桃的「圆叶海棠」,每种苹果开出的花朵及果形也不同。

#苹果 #海棠 #农业技术 #嫁接 #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