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哈萨克曾经是苏联面积第二大的加盟共和国,其北部、西部与俄国接壤,东南部与中国接壤,堪称为俄罗斯和中国的「后院」。哈萨克人口以穆斯林为主,是一向稳定的威权国家,但这次示威抗议活动迅速演变成暴力,让人大感意外,亦受到中俄的特别关注,也有声音不免怀疑美国是否是「幕后黑手」,意图在哈萨克搞「顏色革命」,同时藉此牵制中俄两个战略对手。

瓦斯飙涨是此次哈萨克抗议活动的导火线,但分析家认为这仅是一个藉口,主因应该是哈萨克社会不公和官僚阶层的长期滥权,令民怨不断积累,终至沸腾爆发。而前「万年总统」纳札尔巴耶夫的家族被指垄断哈萨克油气产业,许多赚钱的能源企业都由纳氏几个女婿把持,也因此成为这次示威者的箭靶。

81岁的纳札尔巴耶夫曾以铁腕统治哈萨克近30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并未出现血腥内战,也未受到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纳氏对此有功。至2019年3月,纳札尔巴耶夫突然辞卸总统职务,但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遭质疑仍垂帘听政在幕后控制政局。如今在抗议浪潮席卷全国下,纳氏5日才宣布辞去国安会议主席。

哈萨克堪称是俄国和中国「后院」,这两大邻国绝不乐见哈萨克持续动盪下去。哈萨克紧邻新疆,也与中国经济关系紧密,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哈萨克拥有巨大投资,涉及能源、农业、汽车制造及高科技等眾多领域。

纳札尔巴耶夫则是俄国总统普丁的亲密盟友。但与俄国关系过于紧密,亦曾让哈萨克尝到苦果。俄国因2014年吞併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而被西方制裁后,身为产油国的哈萨克也受到波及。哈萨克北部还是主要的俄语系居民聚居区。乌克兰危机后,一些俄国政治人物口中传出吞併哈萨克北部的呼声,曾引起哈萨克社会的警觉。

#吞併 #中国 #哈萨克 #后院 #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