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1月6日受到美股走跌影响,半导体科技股领跌,主要是市场担心美国联准会(Fed)揭露比过去更偏鹰派说法的纪要,恐导致提前升息,甚至进一步缩减资产负债表。
未来的通膨数字将会是决策的关键因素,但随着1月4日公布的美国12月ISM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自前月的61.1下滑至58.7,虽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衡量通膨的价格指数在2021年12月大幅回落,为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最大降幅,显示供应链限制所造成的通膨压力已有缓解迹象,所以6日大盘的底部承接力道是明显。
从资金动能来看,虽然Fed加快缩减购债,且预计在第一季底完成,但歷经数次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整体市场的资金仍是相对充沛的,这种已知的事实对市场影响较小。反倒是提前升息,或是缩减资产负债表的非预期行为,对市场资金动能影响才是大的;应持续留意这些非预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为后续操作的依据。
从基本面的角度看,2022年相对2021年,挑战是增加的;首先是企业获利的增长减缓,2021年企业获利增长超过70%,但2022年预估企业获利将大幅下降至持平或低个位数成长的状态,显示若企业评价未提升的状态下,指数空间是相对有限的。但细究产业趋势,电子业获利成长达双位数,显示科技创新趋势延续,相对应的产业与个股展望依旧乐观。看好的产业与公司将较2021年集中,预期在资金的推动下,评价将继续推升。
投资建议:
在类股走势方面,展望2022年为电子产业依旧是引领成长的主要动能,倘若第一季的通膨高于预期,则原物料、资产与金融短期间将相对电子股抗跌,但并不看好这些周期性产业会有一整年的好表现。
在电子产业中,持续看好半导体上游,电动车相关供应链、高速传输/网通及关键零组件等,主流题材将从涨价议题转至长线需求展望乐观的族群,而在2021年受到缺料压抑成长的行业,亦可望在2022年有所表现。
市场关注的元宇宙与碳中和议题,会是长期的趋势所在,先针对相关的供应链,如半导体、5G、AR/VR、AI、高速传输、伺服器、绿能/节能等族群进行检视。在传产类股方面,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服务业,可望逐渐回温。预期个股表现差异扩大,选股不选市。
整体而言,2022年面对的挑战仍会是疫情、通膨与升息议题持续交互影响的市场,中国经济的风险与地缘政治衝突事件也是不可轻忽的,若指数有修正,都是长期的买点,上半年可以专注在长期趋势乐观以及低基期的高息股票。2022年即使有挑战,但仍以谨慎乐观的态度视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