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1名,鉴于癌症患者基因不同,即使同一种癌做相同化疗,有人有效有人却没效,奇美医学中心针对疗效不佳或有家族史者,启动基因检测,透过AI大数据分析基因资料库,找出基因变异,提供客制化精准治疗,提高存活率。
人体约有3万个基因,与癌症相关基因400多个,奇美医学中心医疗副院长田宇峯指出,临床常遇患者该做的治疗都做了,但预后效果不佳,往往只能归因「个人体质」,但如何从个人体质找解方?奇美医透过次世代定序仪,抽取患者肿瘤组织或3cc血液做基因检测,结合大数据分析,综合病人症状表现,依不同病人基因表现,给予相对应用药物与治疗方式。
尤其病人如于治疗过程出现抗药性,也能早一步找到癌变基因,不必像过去等到发现肿瘤变大或癌症復发,才改变治疗模式,减少副作用,也提高治疗成功率。
他举例,一名60岁女性2年前发现罹三阴性乳癌二期,接受标准化疗后却出现肺转移,切除肺部肿瘤后,又产生新的转移及復发,透过基因检测找到妇人带有BRCA基因,以PARP药物抑制癌细胞,终于未再復发,追踪半年多,妇人癌细胞未转移扩大,復发机率降低约4成。
田宇峯强调,以前面对癌症肿瘤变大,无法精确预测什么机制造成突变,遇到癌症转移復发,只能下更重的药抑制癌细胞,以往虽有基因检测,但需花2个月等结果,现只需1至2周,及早找到突变机转,多争取时间与武器对付癌细胞,打破以往同病同药的标准医疗,现在不仅同病异药,甚至异病同药。
他举例说,从基因检测发现22%胃癌患者、6%大肠癌患者与30%乳癌患者有同一种HER2基因,会过度活化癌细胞,目前已知有药物可有效抑制,换言之,有相同基因变异的乳癌、大肠癌、胃癌患者可用同1种药对症下药,另透过基因检测也可减少不必要过度治疗,减轻病人身心负担及医疗资源浪费。
成大医院也聚焦消化道癌症进行精准医疗,院内採用胰臟癌、胆管癌、胃癌、大肠直肠癌临床资料库、影像资料库及癌症基因资料库等,透过分析癌症基因特徵,给予精确用药,有别于传统用药指引无法针对各种基因变异诊治,提高治疗效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