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连出多道禁令,打炒房,高雄和台南的南台湾二都房价飙涨气势将歇,业界认为即使上涨,幅度也将有限,在推案部分,过去成为主流的预售,建商将避开打炒房的政策热头,将大量延后进场销售、或是先建后售,学者则认为,在两只灰犀牛和一只黑天鹅的罩顶之下,2022年下半年开始,房市恐将有变盘疑虑。

龙悦广告总经理吴季浓表示,从供给面来看,高雄市目前已公开、但不包括地上权的大楼建案,预售案量约15,906户,成屋案量约2,441户,总量体共计18,347户。

其中,有高达87%量体均为预售案,新成屋量只占总量的13%,也就是说,高雄房屋市场中,大约每十户的销售,只有1户是成屋案,因此,成屋将持续短缺,新成屋供需将严重失衡。

吴季浓指出,高雄在2021年的新成屋过户总量约12,029户,比2020年的总过户量9,192户,大幅成长约31%,并创下歷史新高,可说是高雄房屋市场最热络一年,2022年此一供需失衡现象将会持续,激励另一波需求。

南台湾代销龙头、上扬建筑国际团队董事长林聪麟表示,高雄房价在2021年的激情之后,2022年金虎年伊始,仍将属于处处创新高的局面,但,建商推案的速度将放慢,他担任董事长的清景麟建筑团队原本要在三二九檔期进场的多个预售建案,都将延后到九二八再议。

林聪麟指出,高雄房市2021年因台积电落脚高雄的利多而强涨,由于高雄过去一直属于房市末段班,此一涨势,应属补涨性质,只是大幅上涨之后,价格持续创高,建商「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乾脆先建后售,「也不可能赔售」,因此,整体而言,推案将比预期的少很多。

台南房市情况也大同小异,台南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郭建志指出,2021年的台南房市,到处都看到价格创新高,例如,平实重划区每坪站上50万元,但过去两年台南房价上涨大约20%、30%,不能只看豪宅、或好宅等特定产品、或特定重划区,要以平均价来看,会比较客观。

郭建志认为,2022年的台南房市,应属「量缩价稳」的格局,不可能像2021年那样的涨势,只会小幅上升,但也不会有下跌空间。

#新成屋 #先建后售 #应属 #推案 #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