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升温,衝突一触即发,有专家认为,一旦战争,可能影响半导体制程中使用的原料气体氖气(Neon)断供。联电发言人刘启东昨表示,联电虽然有使用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氖气,但联电始终保持多重来源的供应商,不是只有单一货源,就算乌克兰发生断货情形,联电也能在台湾找到替代货源。

乌克兰为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大国,包含氖、氩、氪、氙等,其中氖气由乌克兰供应全球近7成产量。BusinessKorea报导,韩国金融集团NH Investment & Securitie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俄乌爆发衝突,将导致氖、氩及氪等惰性气体的生产受到干扰,衝击半导体供需,如同2014年俄罗斯併吞克里米亚半岛时,氖气价格曾飙升10倍以上。

该机构点出,2014年俄罗斯併吞克里米亚半岛之际,氖气价格曾飙升10倍以上,达到每立方公尺3500美元,而在半导体曝光制程中,需要透过混合氖、氟、氩等特殊气体才能进行,且氖占比高达95%以上。

而2014年氖价飙涨后,半导体业界曾设法将制程中氖的使用量降低25至50%,但氖仍在整体制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先前研调机构Techcet曾警告许多半导体制造商高度依赖俄罗斯、乌克兰供应的原物料,例如氖、钯等,白宫也提醒厂商应该要分散供应链风险,避免俄乌危机造成断链。

另研究单位TrendForce报告认为,乌俄衝突虽可能衝击惰性气体供应,但在半导体厂、气体供应厂皆备有库存,且仍有其它地区供应的情况下,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影响产出,但气体供应量减少仍将可能造成价格上涨。

#俄乌 #制程中 #飙升 #俄罗斯 #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