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需求回温,大陆国家统计局与财新1日公布2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回升,显示大陆制造业维持復甦态势,稳增长的政策效果,正逐渐向实体经济传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近四成。

大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升0.1至50.2,优于路透调查的49.9。其中,2月新订单指数为50.7,较1月上升1.4,创7个月新高。

财新的制造业PMI则回升1.3至50.4,重返景气分水岭上方,优于路透调查的49.3,创4个月高位。其中,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上升3至51.5,创8个月新高,产出指数也同步升至扩张区间。

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虽然制造业景气水准有所回升,但反映原材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紧张问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0.2%、36.3%和32%,均比上月增加,因此仍需推进助企纾困等政策落实,为制造业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物流与採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指出,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在39%以上,中小企业新订单指数仍在荣枯线之下,显示需求不足问题明显,应继续落实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认为,政策层面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支援力度,有效降低企业税费和融资成本。同时应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缓解中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维持市场主体稳定。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官方和财新PMI都出现改善,令人鼓舞,可能代表宏观支持政策的效应已经开始向实体经济传导,尤其是新订单反弹,代表对3月经济看法正面。

但张智威指出,2月数据通常会受到中国农历春节的干扰,因此对其作为前瞻性指标的可靠性仍需保持谨慎,还需关注行业和企业层面,能否传递出更多的确认讯号,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2月和3月信贷扩张能否维持强势。

此外,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6,主要是受建筑业的带动,与专项债资金加快落实,带动基建投资需求持续释放有关。

#回升 #企业 #PMI #财新 #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