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健署统计,大肠癌已连续14年高居国内癌症发生率首位,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诊断为大肠癌,年夺逾6000条人命,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民眾接受大肠癌筛检的比率较前年低了约1成5,等于约有680位大肠癌患者未被找出。国健署提醒民眾,大肠癌一旦拖到晚期才治疗,5年存活率就仅剩下1成4,千万不要因防疫而忽略防癌。

大肠癌的早期并无症状,最可靠的方法是定期接受癌筛检,目前国健署补助50岁至74岁民眾,每2年接受1次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

民眾一旦检出阳性,即表示是大肠息肉与大肠癌高危险群,应儘速至医疗院所安排大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可同时进行切除,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避免恶化为大肠癌。

根据统计,去年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共检出3万1611人癌前病变、2191人大肠癌,其中男性的筛检人数约46.6万人,低于女性的61.5万人,但男性大肠癌的发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大肠癌筛检总量相较2020年减少约19.4万人,等同于约有680位大肠癌患者有待被找出。

我国研究资料分析显示,粪便潜血检查阳性,但是超过6个月才做大肠镜者,得到大肠癌的风险将增加3成,若一直不做大肠镜检查,则死亡风险将增加6成4。

国健署提醒民眾,早期大肠癌的5年存活率高达9成以上,而第4期大肠癌5年存活率仅为1成4,为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程,粪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应及早安排进行大肠镜检查。

#阳性 #肺炎 #粪便潜血检查 #大肠镜检查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