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史上最硬的教召」成为热门议题,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在评论时说明当年他在海军陆战队受训的情况,让年轻网友惊呆了。当年陆战队教召是先在中兴营房接受完整的两栖训练,然后配合两栖演习登舰出海,至水底寮滩头抢滩,上滩头后即採奔袭至中兴营房,全长55公里。这种程度的教召对如今的年轻人绝对是震撼教育。

说此次教召「史上最硬」是言过其实,但为强化后备战力,国防部祭出「1年1召、1次14天」新制教召,期间不休假、每天操练10小时,行军里程逾10公里,已经是破天荒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对外宣传台湾有238万后备军人,经美国专家了解真相后,发现后备军人训练极不足,连同兵源不足更加重他们对台湾战力的忧虑。现在至少国防部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迈出第一步。

这个「史上最硬的教召」其目的只是让应召人员「了解自身战时任务及守备位置,达成立即动员、立即作战目标」,除非极少数有专长的4年制志愿役士官兵会快速分就原专长就位,其余都是在居住地附近就近担任乡土防卫,并没有更高的战术要求。

最近因俄乌战争爆发,国内是否该恢復徵兵制也引起讨论,郭正亮认为现在没有徵兵,教召是舍本逐末,完全没有用处;前立委帅化民也称要好好研究徵兵。个人认为,从俄乌作战的情况即可看出不能寄厚望于后备部队,恢復至少2年的兵役确有必要。

至于乌克兰政府发武器给人民就等同全民皆兵,但那只是乌合之眾,难以成军。先总统蒋公早在民国50年时就对将官班说过,「我们不可能搞全民总体战」。以色列除了占领区少数的「集体农场」是全场皆兵外,只能算是一个兵役制度与动员制度超优的国家,也并非真正的「全民皆兵」。

虽然我们近年来对美军购大批飞弹、战机、战车等,以提升防卫能力,但操作、后勤人力哪里来?国防部最初还是老招,「在军种员额内同步检讨老旧低效兵力、装备及不符编制效益的组织,释出人力。」但今天拆东墙补西墙还能撑多久?日前国防部终于松口表示,将会在国军总员额21.5万人内进行滚动式调修三军类型、编组、数量。也就是说,尚有增兵5万2718人的空间。

说实在话,兵力目标绝对是国军更严重的问题,也是目前兵力捉襟见肘的根本原因,与恢復徵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国军的兵力目标绝对要重新检讨,过去的兵力大小既没有以威胁为导向,也没有以能力为导向,完全是长官交代一个数字,下面就各军分摊,各军再按剁手指的方式,各单位都要裁,也就是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此一现象尤其以基地防卫、教育训练、后勤支援单位最为严重,因此迫切需要调整作战、作战支援、后勤支援与教训人力配比。

在两岸关系紧张的局势下,徵兵制确有必要,政府如再蹉跎不决,台湾恐将会沦入「议论未定,而贼已过江」的悲剧。

(作者为海军退役中将)

#训练 #教召 #国防部 #史上最 #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