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昨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订定至2040年新售小客车、机车将100%电动化;至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超过6成,再搭配氢能、使用碳捕捉技术的火力发电,可达到整体电力供应的去碳化,我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可由97.4%,降至2050年50%以下。国发会主委龚明鑫说,「没有缺电问题。」但是环团认为,政府的净零路径缺预算、缺目标,又低估成本,无法显现台湾的减碳决心。
国发会预估 可带动民间投资达4兆元
国际能源总署(IEA)2021年5月发表「2050净零:全球能源部门路径图」后,国际间相继制定净零路径图,政府如何因应减碳趋势,不仅是能源问题,更与外贸相关,备受产业界关注。
在千呼万唤之下,国发会昨日公布净零路径图,以2030年为短期,目标是「低碳」,2030年至2050年是长期,目标是零碳发展,同时推动能源、产业、生活、社会等四大面向的转型。
经此努力后,期能达到三大目的,首先是政府带动民间投资4兆元,其次进口能源依存度由2021年97.4%,降至2050年50%以下;第三是提升生活品质及环境永续发展,至2030年,减少2019年空污量约30%。
国发会以每年用电需求成长1.5%至2.5%为推估,至2050年电力占比为再生能源60至70%、氢能9至12%、火力搭配碳捕集及封存(CCUS)占20至27%、抽蓄水力占1%,核能确定出局。
不会禁售燃油车 6耗能产业滚动减碳
由于2025年后,台湾不再兴建新燃煤电厂,企业最担心缺电问题?龚明鑫表示,台湾发展再生能源、净零转型有一定的基础,「不会因推动净零排放而缺电」,企业也不必担心买不到绿电。
依国发会规画,至2030年前,有近9000亿元预算投入,以再生能源及氢能的投资2107亿元最高,其次是电网与储能的2078亿元、运具电动化1683亿元。预算则来自三大领域,国营事业4400亿元约占一半,新增预算、既有规画各为3200亿元、1200亿元。国发会并指出,从明年开始,前瞻预算、科技、公建预算均须与「净零排放」挂鉤。
在交通工具转型上,市区公车将于2030年全面电动化,最突破性目标是2040年新售的汽机车,100%是电动车、电动机车。龚明鑫表示,政府会以补助为手段,让市售电动车价格更平易近人,并提升便利的充电环境,鼓励民眾购买电动车,不会採取禁售燃油车等激烈手段,未来台湾也可能发展氢能车。
这份路径图挑选石化、电子、钢铁、水泥、纺织、造纸等6大耗能产业,提出减碳步骤,龚明鑫说,将採「滚动式调整」,每5年检讨一次。
绿色和平:缺预算缺目标又低估成本
「绿色和平」则总结政府的净零路径为缺预算、缺目标、低估成本的「两缺一低」,相较于韩国每年3000余亿元,台湾每年仅1000余亿元,明显低估净零转型成本。同时,8年9000亿预算有一半是来自国营事业,近年来台电、中油财务状况都极为吃紧,新增3200亿元预算中,竟包括《气候变迁因应法》中的碳定价,但碳定价制度何时开始呢?
绿色和平专案主任郑楚炘表示,2030年减碳目标仅10%至20%,远低于国际组织建议的45%,「无法显现台湾减碳的决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