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童生病别乱喂药!一名9个月大男婴腹泻,爷爷贪图方便,拿了自己腹泻时吃的止泻药给9公斤小孙子吃,且自行调整剂量,一次吃半颗,吃了4次,结果小孙子出现肚胀、麻痹性肠梗阻、嗜睡和噁心呕吐等症状,紧急送往儿科急诊,才找出腹泻的原因其实是沙门氏菌肠炎併发肠阻塞,肠子差点被撑爆。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科医师吴昌腾表示,儿童腹泻有时是为了排除坏菌,儿科医师治疗多採温和方式,如补充水分、少量多餐,或用益生菌、温和肠道吸附剂等,将水分或致病物吸附随大便排除,若孩子误用成人止泻药,反让病情恶化。
吴昌腾还说,曾收治一名体重19公斤的5岁男孩,因发烧,长辈在家中急寻退烧药,一时不察,误拿二颗500mg普拿疼给男孩吃,但男童只要吃2颗80mmg剂量即可,因此出现呕吐、无精打采、嗜睡等,紧急送急诊发现是普拿疼中毒,引发肝功能失调,用解毒剂缓解才救回一命。
台湾儿科医学会表示,报载有356项年用量低于5000人的指示用药即将研拟不给付,包括儿童常用化痰药、鼻塞药、肠胃用药等,恐影响儿童用药安全,「完整评估、适当用药、精准剂量」才是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关键。
基层诊所医师麦建方表示,「指示药」是指不需医师开立就可以自行到药房购买的药物,在美国地广就医不便,指示药有其需求与必要性,但台湾就医方便,尤其是儿童与青少年的病症,一定要经医师诊断再决定治疗方针,若健保不给付儿童常用药物,可能会导致就医动机下降,危害到孩童的健康与权益。
儿童节前夕,台湾儿科医学会联合反对健保考虑取消儿童指示药给付。医学会理事长李宏昌表示,儿童就算只有腹痛、呕吐,背后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需要专业医师鑑别,才能对症下药,「儿童用药剂量绝对不是成人的缩小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