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在人类歷史上的进程始于19世纪的英国,可称为英国版全球化。通过贸易及武力还有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国」,其实质影响更普遍外溢至殖民区域之外。随着英国衰弱,20世纪崛起的美国取而代之,通过美元、美军及所谓的美国价值,忽悠及掠夺了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与地区,可称为美国版全球化。

英国版加美国版共两个世纪,又称为「盎撒版」。盎撒版全球化的基本理念与性格,不脱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且对全球的影响虽是利弊互见,但区别地看,盎撒一伙如「五眼联盟」,利远大于弊;其余所有非盎撒国家,则是弊远大于利,故其综合及最终结果永远是世界纷争不已。

美国版全球化进入21世纪之后,基于各种原因,反全球化及逆全球化各种现象涌现,各国专家、智库及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知名媒体普遍感知到当代的全球化即将画下句点,就在此时,俄乌一战,天下二分,不但宣告美国版全球化正式结束,而且也为「后全球化」时代揭开了以两个半球为结构的「半球化」时代的帷幕。

天下二分之势其实本已存在,只是隐而未显,俄乌之战犹如显影剂,让人们发现,无论在能源、商品、科技、金融、基建乃至价值与体制领域,都已经或正在浮现出「一边以美国为核心,一边以中国为核心」的两元世界,并且还要看到此等状态的动态趋势是「美退中进」,这自然不免令人好奇,再接下去,未来的前景又将如何。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预测过于虚幻不切实际,但想一想,40年前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时,或甚至12年前中国GDP刚超过日本之际,有谁能预见到2022年的今天天下竟已是二分之势。这里不妨就以正在发生或已存在的现象对二分之势做一些补注。

──在经贸圈,一个中国主导的、全球最大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已在今年启动,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架构」仍在探索之中。

──中国的「一带一路」10年来循序推进;美国连国内的基建法案去年底才完成立法,而欧巴马一上任就鼓吹的加州高铁如今已成明日黄花。

──俄乌战争让全球对持有美元资产信心动摇,也让沙乌地阿拉伯、伊朗、波斯湾及俄罗斯一眾油国开始以人民币与中国进行石油贸易。

──美国哈佛与英国剑桥联合发表的《伟大的竞争:21世纪中国与美国的较量》报告指出,在5G、AI、量子科技领域,中国已领先美国;在半导体、生物科技、绿色技术方面,未来10年中国也可能超过美国;在太空领域,中国即将完成的「天宫太空站」亦将与美国主导、即将退役的「国际太空站」分庭抗礼。

──为确保中国的海外利益,中国与索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议;在此之前,中国已在吉布地建成军事基地;相关讯息指出,中国也正在巴布亚纽几内亚的达鲁岛及西非赤道几内亚的巴塔进行类似安排。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二分之后,全球大势如何发展令人关注;会不会在英国版、美国版之后,迎来一个中国版的全球化,更令人好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或将来临的中国版与盎撒版最大的不同,将是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区别。

#美国 #中国 #俄乌 #美国版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