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底的2年期及10年期美债殖利率曲线,自2019年9月以来首次倒挂,让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加剧。此外,相对2021年的亮眼表现,美股2022年表现相对挣扎。美国经济与股市后续表现会如何发展,而另一大经济体中国的前景又是如何,是许多投资人关心的焦点。
首先,美国经济成长确实有放缓的迹象,联博已将2022年美国经济成长率预估值,从3.4%下调至2.8%。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膨确实相对高,加上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上涨,或多或少将衝击美国民眾在其他领域的消费。
不过,因为美国民眾的现金部位相对充裕,儘管油价高涨,消费也不至于呈现断崖式的下修,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太高。
另外,许多人担忧通膨会不会持续恶化下去。实际上,当物价高涨时,消费需求最终会下滑,大宗商品的需求与价格最后也会下滑,因此发生在1970年代那种恶性通膨的可能性并不高。.
此外,美国目前仍绰有余裕来应对通膨的问题。首先,拜登政府2023年的预算计画中,包含几项有助解决通膨的措施,如推进美国港口现代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平价社会住宅等。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美国和其他国家可以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加速推进新能源等科技手段去改善通膨问题。
且美国目前就业市场表现仍然非常良好,3月失业率从2月的3.8%降至3.6%,位于歷史低点。另外,美国PMI还是维持在相对高位,虽然开始放缓,但还是在差不多58左右,距离50的荣枯分界线还很远。因此,我们认为,联准会可以专注应对通膨问题,但短期内应不会因为对抗通膨而造成经济成长失速,乃至于发生停滞性通膨的状况。
股市部分,儘管2022年美股的表现,很难达到2021年超过20%的涨幅,但投资机会仍存在。从过去30年的歷史数据来看,在经济趋缓阶段,美国股市中成长股与高品质股,通常表现较佳,这是因为当经济成长慢慢放缓的时候,市场会比较偏好获利能保持高成长的企业。投资人不妨聚焦于科技与医疗类股,这类产业多半以成长股与高品质股为主。
至于美国升息是否会对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带来衝击?我们认为,这次跟过去不太一样。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2021年2月达到高点,然后后续持续修正,因此新兴市场股市目前已处于低位,本益比大概在11~12倍。这一次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比美国还早升息,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
此外,新兴市场整体的收支状况其实也比十年前要好很多。举例来说,2013年联准会突然宣布缩表,那时新兴市场体质并不理想,导致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回美国,但是现在状况已经有所改变。
且中国跟美国的情况又不太一样,预期接下来中国经济可望开始復甦,PMI有机会从低点反弹,这时价值股会表现比较好,例如地产、银行、原材料、工业等领域。另外,像是碳中和、新能源等产业或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整体而言,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且波动势必比2021年更加显着,但在这个环境下,美国成长股与中国价值股具有表现机会。投资人不妨衡量自己的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度,伺机布局具长期前景的投资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