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疫情很多人关注每日通报案例数,目的是想知道哪里是折点,但这是白费工夫。当病毒已在岛内流窜,而大部分人都是易感宿主时,每日病例数应是呈抛物线上升。抛物线以外的病例曲线都表示具有有效的人为干预,曲线的意义只能代表人与病毒奋战的结果,没法显示出自然的折点。

Omicron变种病毒什么时候才会离我们而去,已经不是公卫力量可以达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达成群体免疫。台湾目前的疫苗都是以老病毒做成,以老方法测试效果的过时疫苗,虚张声势的预防效果在Omicron席卷之下图穷匕见。国人接种了这么多疫苗,对群体免疫的贡献有限,估计连30%都不到,仅对死亡率降低有贡献。所以台湾想藉由疫苗接种增加群体免疫的效果唯有引用Omicron疫苗,别无他途。

Omicron疫苗的技术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审批,如果世卫组织没法建立一套如流感疫苗一样的规范免审制度,新疫苗仍要折腾个两年半才能上市,疫苗的速度绝对跟不上病毒的变异。所以现在新冠疫苗的症结在世卫组织,要藉由二代疫苗达到折点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世卫惰于任事让人类以疫苗达到群体免疫的梦想难以实现。

药物是否能替代疫苗成为群体免疫的一环,这又是一项馊主意。药物作用只在一个点,疫情存在于一个面,药物要撒在各个时间点上所有的人,难度绝对比疫苗只要打到所有人身上要困难太多。药物永远都该归为治疗用途,预防性用药都须经过严格临床认证才能成案,且只能用在特定时间点,例如关口。拿来达到疫情折点也只是药商的行销手法。

要逼走Omicron,群体免疫的最后一块拼图,如果在没有疫苗与药物的帮忙下,自然感染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唯有病毒在感染到一定比例后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疫情才有终止的可能。如果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疫情折点决定于使R0值降到1以下,老疫苗的贡献度有,但程度应有限,否则也不会仍涌现这么高的疫情。

韩国与英国全部松绑防疫政策之后,Omicron快速扩散,很快地达到群体免疫,疫情在最短时间内终止,社会回归正常。台湾只因为新冠纾困条例还留了些钱,先前的防疫骄傲也留下了政治七逃的条件,期待在鱼死网破之际,让防疫指挥官败部復活,再度成为台湾的泽伦斯基。

但缓解封除了是对经济与社会对立的凌迟,还有一项学理的隐忧。万一大部分国家都在骤放,只有台湾仍在缓降,病毒可都是专挑群体免疫不足的地方产生免疫逃脱。台湾以前从来没有经歷过这么有利的病毒逃脱环境,如果届时真的产生了国际关注的突变病毒株,才是指挥中心政策真正扬名立万、永垂不朽的负面荣耀。

指挥中心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摆烂缓降作为,背后的原因应不是只为选举,在高端副董事长火速获得唾液快筛剂EUA后,终于让国人明白,绝对还有筹措竞选经费的用意在。指挥中心应正名为民进党选举指挥中心了。(作者为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

#疫苗 #病毒 #群体 #台湾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