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国内昨日新增40263个本土病例,41例境外移入个案,12个死亡个案,死亡病例介于50至90岁。71例中重症病例,重症个案中出现1名年仅8个月大的女婴,是今年年纪最小重症个案,国内第2例1岁以下的重症案。为预防儿童确诊后变重症,台北市昨天宣布开设儿童专责门诊。

指挥官陈时中表示,这两天确诊数字往下降,与母亲节假日效应有关,目前的确诊数字应有所低估,本土疫情尚未看到高峰,至于国外则是渐次往下降。本土新冠病例轻症占99.76%,中症比例为0.2%,重症0.04%。

重症案中8个多月大女婴,没有慢性病史,因高烧到39度,家长带到大医院急诊检查,PCR筛检阳性,经医师评估认为算稳定先返家观察,但2天内喂奶量下降、活力减退、发烧、出现局部抽搐,再度带到急诊就医,转入加护病房,目前使用瑞德西韦、类固醇、抗癫痫药物治疗中。

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该名8个月大女婴,是目前年纪最小重症个案,过去也有一例10个多月小孩确诊,同样还在ICU治疗,但状况也有改善,国内累计2例1岁以下儿童确诊重症。

为预防儿童确诊后快速演变成重症,台北市昨天宣布开设儿童专责门诊,罗一钧表示,其实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早已开设儿童专责门诊,地方只要符合防疫门诊的设置条件都可以来做,中央也会鼓励。

罗一钧解释,儿童分流收治的原则,包含1岁以下出现发烧,或3个月以下高烧39度,就符合分流到医院收治的标准,若医院认为可回家照护则不一定要住院,不过上述原则仅为通则,还是要依据第一线医师的评估为准,如认为有住院需要,还是会安排儿童住院。

至于儿童专责病床数是否足够?罗一钧指出,儿童不一定要住儿童专责病房,若非中重症,也可以住进一般专责病房,目前仍在持续盘点儿童中重症的收治人力,预计今天召开专家会议一同讨论如何因应。

#儿童 #收治 #开设 #个案 #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