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泰山区大窠坑溪环境营造工程歷经403天完工,市府打破原本混凝土三面光河道,改造成和动、植物生态共荣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新北市长侯友宜16日视察表示,希望透过大窠坑溪改善工程为都市型河川树立新典范,找回河川生命力,让民眾开门,就能享受乡下溪流的纯朴自然。
位于泰山坚实桥与大窠桥之间的大窠坑溪,原本河道採用早期较普遍的三面光工法,加上附近常有污水偷排事件,甚至朝溪里丢垃圾,导致水质状况不佳,民眾反映恶臭难耐。
新北市水利局表示,除与环保局推动联合稽查,也向经济部水利署争取经费补助,推动610公尺的水域环境营造,并打造450公尺长的河岸休憩缤纷廊道,施工后大窠坑溪水质明显改善,从严重污染变为目前的中度接近轻度污染,生命力大大恢復。
侯友宜强调,大窠坑溪此次整治工程除了满足地方防洪需求,也打造人本友善的通行空间,提升地区整体生活品质,让过去人车争道的画面不再出现;他说,到2024年周边污水接管预计能达一万7175户,水质会逐渐改善。
水利局长宋德仁表示,在河道生态环境营造部分,运用格框卵块石及植生包,营造利于植物生长环境,也透过设置石笼营造水域高低差,使水流曝气增加溶氧量,并藉由原木及三角形丁坝调整水流,提供植物生长的滨水空间,以利动物躲藏。
宋德仁指出,生态环境改善后,该处物种数量明显提升,从原本的42种,变成现在的61种,总数也从378只,增加到977只,生态系统慢慢恢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