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荣集团经营权之争持续延烧,长荣海运今日打头阵开股东会,虽然没有董监改选,但会中将讨论现金减资6成议案,有望成为这波台股企业减资潮的重要指标。金融圈认为,长荣这两年获利飙高,现金满手,且「这么大的公司,没必要减资后去做坏事」,加上金管会严控增减资申请,预料应能顺利过关。

金管会统计,今年到3月底共有19家上市柜公告减资,减资额达580亿元,为3年来新高。然过去3年内减资逾5成的,仅2019年时的闳晖实业、中华汽车、禾昌兴业共三家公司,今年则只有长荣减资超过5成,因而成为焦点。

长荣海运连续2年获利衝高,2021年税后纯益为2390亿元,累积保留盈余达2593亿元,营运资金则上升至1740亿元,可谓满手现金,加上负债比率降至41.52%,整体财务结构强健,所以在本次股东会提出现金减资案。

券商主管分析,应中立看待减资,但过去多数企业都是经营不好,必须打消亏损的一般减资,反观长荣赚太多、钱太多,所以调整资本结构及提升股东权益报酬率,也把閒置资金还给股东的现金减资,并没有不好。

券商主管认为,长荣抛出减资案后,坊间阴谋论不断,除很多人没弄清打消亏损的一般减资与现金减资的差别,最主要还是长荣集团爆发经营权之争,最常听到是先减资、再增资,但这显然违背常理,根本不可能发生。

事实上,减资后短期马上申请增资,根本过不了金管会这关。金管会官员表示,不只会看减资后又增资,也会看减资前的增资案,有些科技公司办减资之前,前一年还在海外发行GDR做增资,这些都会列入审查要项。

市场人士认为,虽因长荣兄弟之争,让原本单纯的减资案复杂许多,但在公司近月持续与外资法人沟通后,已获得外资法人认同,一定程度也消除小股东的疑惑,加上大哥派掌握股权优势,减资案应可顺利过关。

至于明天登场的长荣航空股东会,因弟弟派接掌长荣国际后,已改派法人代表,由吴景明与陈昭龙两人进入董事会,这也是弟弟派首次拿下长荣航空董事席次,会否与大哥派出现较为激烈攻防,各界均拭目以待。

#现金减资 #减资 #券商主管 #增资 #外资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