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镇渡南古道沿线的「故事陶柱」,每个柱子都记载着一个社区故事,还可扫描QRcode方式来阅读。(罗浚滨摄)
关西镇渡南古道沿线的「故事陶柱」,每个柱子都记载着一个社区故事,还可扫描QRcode方式来阅读。(罗浚滨摄)

新竹县内有6条极具特色的「樟之细路」国家级绿道,文化局在关西镇南山里办理「社区生活艺术扎根计画」,营造渡南古道沿途可以寻找「故事陶柱」,成功串连精彩的社区故事,县长杨文科向客委会争取6条古道和山径环境整备工程,获主委杨长镇允诺全额补助。

樟之细路为台湾七大国家级绿道之一,北起桃园龙潭,南至台中东势,主轴线长约270公里,横跨桃园市、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市等4个县市,新竹县段全长74.68公里,早年是採集运输樟脑的产业细路,201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长程自然步道。

文化局长李安妤表示,渡南古道是「樟之细路」的支线之一,该局透过社造计画,由艺术家指导社区民眾动手学陶艺做植物染,学员多为60到80岁的长辈,一开始多对生活艺术课程不了解并感到恐惧,到后来都主动参与,兴奋分享用艺术说在地故事。

社区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完成「故事陶柱」,设置在渡南古道沿线,每个柱子都记载着一个社区故事,同时还可扫描QRcode方式来阅读,了解南山里的在地故事。李安妤说,渡南古道沿途多为绿荫,走起来很凉爽,能看到很多原生种植物,绕一圈下来到约1小时,还不会很难走,将规画小旅行活动,邀游客走进古道。

交旅处长游志祥表示,客委会已完成浪漫台3线国家自然步道网络建置及整体发展规画,将以沿线「樟之细路」的古道山径、农路产道及绿荫公路规画成自然步道路网,串连自然生态、歷史人文、生活记忆及多元族群的产业链。

交旅处将渡南古道、飞凤古道、茶亭古道、石硬子古道、骑龙古道、小粗坑-打牛崎古道等6条路线,规画以现地材料清整手作步道,做好阶梯、边坡及排水设施或桥梁,设置指标系统,维持山径自然风貌。

游志祥说,6条古道和山径须做环境整备的总长11.9公里,规画案正办理结案,后续客委会将补助工程及设计监造经费约650万元,完成后将可联结地方民宿、餐厅、地方小旅行、文史工作者或生态导览解说,可望带动地方观光发展。

#工程 #山径 #故事 #社区故事 #自然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