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掀起严打统计造假风暴,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日前被双开(指开除党籍和公职),官方披露的资讯中罕见出现「为谋求个人前途搞经济数据造假」,这是省部级官员通报中首次明确指控「数据造假」。就在张敬华落马前一日,国家统计局召开专项会议,强调要认真纠正统计造假问题,康义局长宣示要「真刀真枪与统计造假行为斗争」。
决策需要真实数据
长期以来,外界对大陆数据的正确性总是抱着存疑的态度,许多官员与学者都曾建议,应「挤乾统计资料水分」。大陆统计数据已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数据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然而一些部门和地方长期不重视统计数据品质,甚至信奉「数字出官」,授意、指使造假,企图营造繁荣假象以谋求升迁,也有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偽造、虚报、瞒报数据。不仅误导官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还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却要严打统计造假,其底层逻辑就是要摸清经济真实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正确资讯。譬如,面对乌克兰危机,粮食储备是否足够?疫情究竟对经济影响几何?哪些防控政策需要调整?外资究竟有无明显波动?企业家信心如何?就业率与通膨实情如何?都需要真实、完整、及时的统计资料,才能让决策层研判时心中有数,相关政策措施有的放矢。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月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各地两个季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调查失业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物价等主要指标,由统计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可见高层对此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大陆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的举措,其具体施行和效果评估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譬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大陆正加紧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援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5兆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实行大规模退税是主要措施,全年留抵退税约1.5兆元,意在为企业纾困,充实资金流。税务部门资料显示,今年4月至5月31日已退还留抵税额约1.34兆元。以4月上半月为例,在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占比96.8%,是政策最大的受益主体。
显示高层反腐决心
但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若有偏差,就会出现资源错配,导致本该得到救助的企业错失红利,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却打了水漂,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大陆税务稽查部门近期就公布了数起涉嫌骗取留抵退税案件,涉及福建、浙江、深圳等多个地方。这其中,既有公司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减少销项税额、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也有当地税务人员涉案的情况。
由此也就涉及到打击统计造假的第三个层面:反腐。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统计公信力最大的伤害。尤其是当经济发展遭遇逆风,更要警惕和防范一些部门、地方或企业可能出现的造假衝动。
大陆国家统计局近期集中披露了最近两年河北、河南、贵州等地统计违法案件的详情和惩处情况,中共中央纪委常委、国家监委委员崔鹏在专项会议上称,对唆使或者允许统计部门及有关人员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显示出高层打击资料腐败的坚决态度,不仅处罚涉案公司、企业,也要以党纪国法对公职人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追责到底,从根本上避免「塔西佗陷阱」。
大陆多年唯GDP论下出现偏差的政绩观,使统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大陆经济进入新阶段,政府需要更精准的治理手段与工具,相关整顿势在必行,这也是大陆优化治理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