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因疫情而冻结的外劳进口令,已在今年2月松绑,但马来西亚移工数仍未见大幅回升,归因于政府核准程序缓慢,以及与印尼、孟加拉关于劳工保护旷时废日的协商。
马来西亚经济仰赖出口,该国制造业、油棕种植等产业依靠数百万的移工,从事当地人不愿做的危险、艰难和吃重的工作。
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协会主席Wong Siew Hai则说,晶片厂商如今只能拒绝客户,因当地人没有兴趣从事该产业,许多人加入不久后就离职。
制造业约占马国经济的将近四分之一,随着需求成长加速,业者们担忧缺工将使订单流失至其他国家。
产业与官方资料显示,马来西亚制造、油棕种植、建筑等行业总计缺少至少120万劳工,随着疫情趋缓而带动需求,人力短缺的情况更加严峻。
代表逾3,500家企业的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会长苏添来(Soh Thian Lai)表示,「虽然前景更乐观、销售增加,但一些企业履行订单的能力大受打击。」油棕种植商United Plantations执行长贝克尼尔森(Cark Bek-Nielsen)说,「情况很糟,这像是在比一场11人的足球赛,但只允许7人上场。」
制造、建筑业各表示短缺60万、55万劳工,棕榈油产业则称短少人力约12万,晶片业者则需要1.5万人手,医疗手套业者则称需要1.2万人。
马来西亚5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的51.6降至50.1,勉强维持扩张,但该产业人力流失写下2020年8月以来最严重。
贡献该国经济约5%的棕榈油产业警告,由于採收人才不足,今年损失大约300万吨的作物,换算损失逾40亿美元。橡胶手套业则估计,倘若人力短缺持续,今年将流失7亿美元的收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