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人权」,是美国总统拜登执政以来,最重要的政治信念。无论是举办各种形态的世界民主峰会,或是谴责各国政府侵犯人权,他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具体的言行,贯彻自己忠实信仰的价值。

然而,最近几个月以来,对于因为新冠疫情肆虐,所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遍及全美各地的重大枪击案,乃至于人民愈来愈无法负荷的通货膨胀,他所面对的经济社会形势,已经变成是政治危机。不可讳言的是,世人对于「民主」与「人权」在美国,知易行难的质疑。

传统「公共财」(public goods)的理论概念,在政治的真实世界,已然延伸转化成为「政治财」(political goods),而其所指陈的价值,包括:自由、平等、正义、福利、安全。而这些价值的前提,则应该是生命的存在,有没有受到威胁,以及生活是否过得愈来愈好。

「一个美国,两个世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不同族裔的致死原因;以及根本性的社会不平等(fundamental in-equalities in society)。

首先,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eaton与同僚合写《绝望的死亡与资本主义的未来》(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自杀、药物滥用、以及酗酒与酒精性肝病,造成的重大危害,被主流社会所忽视。原因在于:全球化、都会化、教育不平等、以及昂贵的医疗系统,使得中产阶级的白人,不成比率的变得更贫穷,远远落后而且恐怕再难翻身。这项基于西维吉尼亚州、肯德基州、密西西比州、以及阿肯色州,40岁到50岁的白人,超高比率死亡率的研究结果,描绘出部分中西部各州的实况。

这样的研究结果,似乎和新冠疫情100万人死亡,主要分布于各大都会城市,非洲裔与拉丁裔的死亡人数,远高于他们人口占比的概况,并不相同。事实上,美国的都会城市,还有更重要的诸多课题:治安不好、毒品泛滥、贫富悬殊、种族对立,乃至于房价与房租、以及维护健康的成本高昂,「贫穷人家,住不起房,生不起病」,形塑出不同于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景象。

再者,在疫情过后,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中低收入民眾、少数族裔、妇女同胞的打击,所构成「根本性的社会不平等」,才是拜登总统所应该正视、想办法解决的内政问题。此其中,「政治资源的不公平分配」(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resources),最深层的危害既来自于财富和经济地位的不对等,也来自于特殊知识的不对称,包括:拥有资源的多寡,以及议价能力的高低。

做为世界民主的灯塔,美国的民主政治,未必是基于所有选民都拥有被充分告知的相同资讯。一方面,政府对于疫情防治、医疗改革、治安改善、贫穷消弭、种族平等、非法移民遣返,所採取的因应对策和方案计画,已经因为问题的牵一髮而动全身,而陷入进退失据的体制困境。

另一方面,除了跻身于庙堂上的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之外,还有日益两极化的政党竞争和媒体生态、富可敌国的跨国企业、政治影响力深远的利益团体、以及顶尖公私立大学与其无所不在的杰出校友。这些「制度化的精英和专家」(institutionalized elites and specialists),都有能力影响政策过程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其所获得的多元丰富资讯。

在新兴媒体和社群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拜登总统对于「民主」与「人权」的重视,得以提高资讯的可及性和决策的透明度,政策精英和专家的「资讯优势」,已经愈来愈少。然而,社会的不平等和所得的不平等,却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善。无论是「没有能力就医治疗的落差」,或是高昂教育成本「教育商品化」的后遗症,都是拜登总统「民主」与「人权」信念,应该落实并改善美国人民生活的重大挑战。

#总统 #拜登 #政治 #美国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