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从全球主要车用半导体IDM大厂对于业绩的说明与展望可知,车用半导体市场景气能见度远高于PC、智慧型手机、消费性电子等领域;Infineon 2022年第二季订单积压量进一步增至370亿欧元,季增率为19%,况且公司上修全年营收预测规模,且上调部分利润率到超过22%的水准,其次以On Semi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趋势、订单预定的情况,预计车用需求远超供给,且将延续至2023年,客户甚至有意愿签署2024~2025年的长约,至于STM积压订单远超产能 30~40%,客户下单甚至已延伸至2023年,而NXP展望汽车业务未来三年营运的年复合成长率达9~14%,再者Renesas预计下游汽车一级客户库存仍偏低,整体车用领域依旧见到订单强劲的现象。

事实上,随着汽车市场的变革,电动车、自驾车未来渗透率的提升,连带将使得车用市场的半导体含量呈现价量齐扬,自然也驱动国内外半导体厂商重兵集结部署车用市场,以抢夺未来庞大的商机,毕竟2025年车用领域将成为全球继无线通讯用半导体、运算用半导体之后的第三大应用市场,且2021~2025年车用半导体市场规模的年复合成长率将高居各应用类别之首。

以台积电来说,其除了与NXP针对5奈米车用处理器合作、帮Nvidia代工自驾车晶片的制造之外,台积电日本厂获得汽车零组件大厂Denso入股(Denso大股东为日本Toyota)、美国厂也将生产需採用先进制程的车用晶片、中国南京厂扩产28奈米制程也是为了车用晶片订单。至于联电也重兵布署车用市场,包括新加坡Fab 12i获德车用等多家客户签长约包产能,且联电也与Denso合作,双方同意在联电日本子公司USJC生产车用功率半导体。而联发科近期多元布局下,车用订单也续传佳绩,主要是公司藉由现有5G技术与多媒体优势,陆续取得车厂订单,即自家5G通讯技术延伸的车联网TCU产品,以及多媒体与运算能力的智慧座舱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集团,其布局电动车的动作相当积极,除了成立MIH联盟,也针对当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半导体领域多所琢磨,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即是鸿海与国巨合资创立的国创半导体,将以28.86亿元参与台湾功率元件大厂富鼎先进的私募,并成为其大股东;也代表着鸿海在车用半导体的布局更加多元化,毕竟先前已透过鸿扬SiC晶圆厂与BOL推展区域晶圆产能合作,MCU/SoC也与车厂的合作,同时国创的类比IC及功率半导体也积极耕耘车用市场,而国创参与富鼎先进的私募,更有助于未来鸿海集团一次备齐低中高压Si MOSFET产品线,对于电动车的半导体供应来源将产生稳定的作用;整体来说,鸿海2022年电动车相关业务合併营收以零组件与软体为主,2023年可望开始有整车代工的业绩注入,2024~2025年电动车代工合併营收将显着带来贡献。

除了制造、设计端之外,半导体通路业者也持续朝向车用市场来进行布局,车用、工控等半导体产品代理线成为通路厂商的明星级领域,毕竟2022年智慧型手机、PC、消费性电子等相关标准型晶片面临需求不振的情况,使得库存压力逐步浮现,反观车用市场对于半导体的需求仍未达到满足,其中大联大控股车用领域的成长速度已超越整体集团的水准。

#鸿海 #汽车 #车用半导体 #订单 #客户